2009年2月5日 星期四

研究與開發

上文討論了張永霖所說,在美國營商四項難處之一:反壟斷法。今天,我想再討論一下另一難處:研究與開發。

在一個偶然機會,我看到了成龍電影《八十日環遊世界》,成龍改編了原著,把環遊世界的主角改成了一個科學家。但這人的行為,就絶不似一個科學家,嚴格來說,他祗是一個工程師,這可能正正就寫出了常人對科學家的印象。這‘科學家’不停做出新產品,而且必然是一次過成功,這也可能是一般人對‘研究與開發’(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的印象!

可惜,現實世界並不如此。現實世界的科學家,都在做一些常人不明白的事情。現實世界的研究與開發,必然是經過千萬次的失敗。愛迪生試驗了一萬種材料,才算初步找到適合做電燈的材料,但很快,這種材料又被鎢所取代。在實驗室的早期電燈,並不是一般人所想像的商業產品。雖然,實驗室也有爆炸事件,但大部份實驗的失敗,並不是爆炸,祗是數據不如推論而已!

幾年前,我和一間中型公司合作開發新產品。由於這公司的負責人是位好友,所以在開始時並沒有把合作條件說得太清楚。結果就差點弄到不歡而散,總算大家還本著一點友誼,最後草草收場了事。

成敗:本是項目開發的常事,但我就在這項目中,學懂了一事,這就算是香港的中型公司,研究開發的概念都其實非常薄弱,大部份香港商人,習慣了即買現賣。很多人還以為,祗要有意念,便等同有商業產品,鮮知意念與產品間實有一鴻溝!

美國在科研上的投資,實在令人咋舌!一個簡單的研究,投資都以數以億美元計。這還未算大量的獎學金和資助大學的研究基金。就以數學為例,這是重要的‘基礎建設’,但大部份的數學研究都與商業產品無關,絶大部份的數學家都是不會做飛機大炮的!但諷刺的是,美國的軍事科技領先世界,花大量資金培養數學人材便是重要原因之一!

曾有一位老友,不同意我的想法,他說他服務的公司花大量的資金於R&D,我細問詳情,原來他講的R&D就是祗是資本性投資,更新機器而已。這當然好過唔做,但和真正的R&D就相距十萬八千里!

Linux到今天的規模,少說也已投入了以萬年計的程序員時間,這即是說,若由一個程序員去寫,便要寫幾萬年!若以每個程序員一萬美元年薪計算(當然,在美國頂級的程序員,這個價錢可能就連月薪也不夠),Linux單在人力上的淨投資(註)經已是數以十億美元計。Linux的開發,當然是全世界很多有心人的無私的貢獻。但事實的另一面,又實在是很多大電腦公司,以巨資資助!IBM便是在Linux投下鉅款。當然,這些公司並不是慈善機構,這樣做背後當然有其商業目的,但把資金投到免費系統上,這便是真正的‘匪夷所思’!

香港的公司,若沒有這個‘匪夷思想’,全無R&D的概念,在美國那裏會不碰得焦頭爛額呢!

註:這個淨投資是完全低估的簡化模型。一般的軟件公司,用若用月薪一萬元請一位程序員,至少每日要收三千元以上,才算收支平衡!有關計算方法,有機會再另文討論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