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完結時,我預告了今次我會討論一下有關中國文化的一些基本問題。文章其實經已寫好,祗是在最後編輯階段。但昨天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話題,還是先和大家分享罷!
這就是昨天在網上聽到馬鼎盛在電台節目‘講東講西’裏提到一段歷史,他說:‘周恩來總理每次接見英國代辦(註一)時,都會拜託他帶回一些刀片……’
這是甚麼問題,難道中國有核子彈,有人造衞星,但就是做不出一片高質素的刀片來服侍總理的鬚!究竟刀片是個甚麼問題?
任何事情都可以是陰陽問題,要做出一片高質素刀片也是一個陰陽問題。但這個正正是陰陽,甚或中國文化的基本盲點,有關這概念,我會另文再討論。
刀片的材料主要是鋼,小時候,我無法理解鐵與鋼的分別。事實上,從非專業角度,兩者分別是非常模糊的。簡單來說,鋼就是經過一些特別處理的鐵。練鋼粗略可分為兩個步驟,提純和熱處理。
提純就是控制鐵的雜質,又或特別加進一些雜質以改變成品的特性。其中最需控制的便是碳。有關雜質對鋼的品質的影響,有機會再另文再討論罷。
而說到熱處理,我想你必定見過有關畫面,劍匠把燒紅了的鐵用錘打成劍型,然後把它放進冷水,蒸氣上升,劍匠大叫一聲‘好劍’,然後吐血而死!(註二)
把高溫的鐵放進冷水,這就是熱處理。用今天的科學語言解釋,這樣做就是要減小鐵晶體的體積。又是‘火星文’了,或你可這樣理解,同一個容器,用以盛載沙或石,那樣的體積會比較大?常識會告訴我們,同樣的容器,可盛載沙的體積會比石頭大。為甚麼?原因就是石與石間會有很多空間,相比下,體積較小的沙粒之間,空間就遠少於石與石的空間。
用不嚴謹的思路,我們可以理解若把鐵的晶體理解成沙或石,讓高溫的鐵慢慢降低溫度,結果就是石。但若急速降低溫度,便是沙。我們又可再推斷,晶體越小,硬度便越高!穿透沙是何等的難,但穿透充滿空間的石塊,相對來說便容易得多了。(註三)
如刀劍等利器,其‘利’就來自‘硬’。兩刀相碰,‘軟’為‘硬’所破,硬者便是‘利’(註四)!那麼便易辦了,把鐵溫提到最高,然後用最冷的水,再不夠就加冰,就不是可練出最硬的鋼嗎?那怕練不出給周總理用的刀片呢?
這想法便是‘極陽’!若‘獨陽’(即‘至硬’)可完全解決問題,那麼一切事情便簡單了。但‘獨陽’有一個大問題,就是脆(brittle)。玻璃的硬度比鋼高,你絶對可以理解玻璃是何等的‘利’。但那位大俠願意用玻璃做佩劍呢?除非他是傳說中的‘一招了’!
過硬的刀具就會容易斷裂,最理想的刀是外硬而內軟,又或‘外陽而內陰’,對有相當厚度的刀具而言,這並不太困難,祗要有一個非常高溫的爐,在熱力尚未滲透刀內,便迅速降溫,就可以做到,外硬而內軟,或‘外陽而內陰’。
但是,鐵是良好的熱導體,就以刀片為例,在電光火石間熱便會深入刀內!
工程師和科學家就不知花了多少精力去改進練鋼科技。今天,這方面仍以日本和德國為最先進!
原則上,練鋼科技便是一個‘陰陽調和’的問題。原來又是‘陰陽’問題,又是中國的偉大‘文化遺產’,這足以令我這個中國人‘感覺良好’。但為甚麼周總理還是要用進口刀片呢?這更是我們要深思的問題!
註一:當時中英的外交關係祗是‘代辦級’,所以,英國註中代表是‘代辦’而不是‘領事’。
註二:劍匠為何吐血最少可以有兩個解釋,一是他們以‘精氣’練劍,劍成便人亡。二是他們使用了滲碳技術,早期的滲碳技術就是用氰化物(Cyanide)的,若處理不當,便會中毒而死。
註三:我在本文中忽略了雜質,特別是碳對鋼材的影響。這其實是十分重要的,必須留意。
註四:‘利’當然也和形狀有關,磨刀就是把刀鋒磨成特定形狀,形狀與硬度便是要相配合,才可做出最‘利’的刀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