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檔的數碼相機,就是採用所謂‘電子快門’,‘電子快門’就是由電子線路操控,攝取有關影像數據,幾百份一秒其實就是指有關攝取時間,這就解釋了為甚麼很低檔的相機都可以做到如五千份一秒的‘高速’。
不要以為整個攝取過程就是這幾千份一秒,其實相機是要逐行處理影像的,雖然每行的曝光時間可能短至幾千份一秒,但低檔的相機可能要在幾份一秒的範圍才可處理好一個畫面,明顯地,這相機便是由上而下地處理圖像資料,由於附圖的汽車由右至左的運動,時間向前移,車身便向左移,所以便出現了這種圖像!
其實,類似的情況也會出現於機械快門,特別是135單鏡反光機的焦點平面簾幕快門。但有關原理實在太複雜了,有機會另文再討論。
以前,我會覺得這是一個嚴重的缺失,但現在,我便是以一個欣賞之心來看這事情。天堂與地獄,實在在乎一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