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6日 星期日

活在當下

‘吸煙危害健康,不要抽!’

‘活在當下!想抽便抽,理得下一秒。’

這是‘不負責任’而不是‘活在當下’!‘過去的不再,未來的未來’並不是代表我們但求片刻歡愉或任性而為所欲為。

首先由‘過去的不再’說起罷。這就祗是一個對世情的理性描述而已,難道我們可以回到過去嗎?不論過去如何,這都是不可改變的歷史,沉醉於過去就一點建設性也沒有。例如,你是個很威猛的運動員,在昨天的比賽中,你以9秒跑完一百米,創下新世界紀錄,但這便立刻變成歷史,問題就是你今天再出場比賽時,你的表現如何。這便是運動員所講的‘由零開始’。又或你犯下大錯,但唔錯都錯了,時光可以倒流,讓你回到和改變過去嗎?

並不是說過去對現在沒有影響,不要說9秒,我若可在20秒內走完一百米已很不錯了!今天種種是果,從前種種就是因,為甚麼有人可以9秒完成一百米,至我要20秒呢?這就是極度複雜的因果關係。‘活在當下’就是要接納我們過去的因的總和,我不會怨為甚麼別人比我跑得快,若我覺得跑得快對我的生命很重要,那麼我便該立刻開始練跑了!但我也要接受,可能我不論怎麼苦練,都不能突破12秒的關口,更不要說9秒了!

同樣,未來種種也是果,過去和今天種種便是因,但必需注意,要一件事發生,又要有多少個因呢?‘科學主義’的最大謬誤和對世界的荼毒,便是錯認為科學在講現實(reality),科學就是真理。錯!非常嚴重的錯!科學從來不講現實,科學講的祗是模型亦祗可以是模型。因為祗有模型才可把條件控制在有限個內。

舉個例子,上星期我帶了兩位年青人到大梅沙看海,其中一位對我說他很想看日出,我說,若要看日出,我們便要4時多起床,在5時前到沙灘等候,這是看日出的‘必要條件’(necessary condition),結果,年青人真是4時多起了床,我們5時前便到達沙灘。但結果都是看不到日出,主要原因就是雲比較厚。這個便要講到‘足夠條件’(sufficient condition)的問題了,看到日出的足夠條件是甚麼?對不起,現實根本沒有‘足夠條件’這回事,雲不厚就必然看到日出嗎?繼續說下去罷,不論你花多少時間,說出多少個條件,我想我總可以再加一個,還有‘足夠’這回事嗎?

看不到日出,年青人有點失望,但這正是我要說明的要點,‘未來的未來’就是要接受我們並不能完全掌握和操控未來,想看日出便應努力去製造和達成看日出的‘必要條件’,若不能符合‘必要條件’就永遠都不能看到日出,例如,若你必要在八時後才能起床,除非你身處如北歐等高緯度地區,否則你就永遠不能看到日出,但四時多起床就保證你看得到日出嗎?

‘肯定’、‘必然’等等的詞語,都祗可以出現在科學模型,而不是科學,更加不是現實。

我在《陰宅》提到‘兒童為青年準備,青年為……老年為死亡準備’,現正處中年的我,可以肯定我有老年嗎?可能下一秒,我就遇上交通意外,(事實上,我真是遇過致命性的交通意外,祗是死不去而已)活不到明天呢!為明天作準備並不全錯,就簡單如想看日出,也必需作出很多準備。但人最大的煩惱就是活在未來,我可以很積極地為‘看日出’作準備,但我不會等看到日出時才快樂,活著的每一秒都應快樂!

一個人是否活在當下,並不取決於他有否儲蓄退休金。一個完全沒有儲蓄的人,若他天天都為明天的生活而煩惱,他就絶對不是活在當下。同樣,一個儲蓄了大筆退休金,但他就天天都快樂地活著,也可以是活在當下。

我經常都和年青人說,當他們在初中時,必以為可以升上高中,便可解決所有問題。但必令他們失望,升上高中後,可能真是解決了很多初中的問題,但高中自然有高中的問題,那麼進了大學又是否可解決所有問題呢?若我們要等解決所有問題後才可快樂,這就等同於永遠都不快樂!

要快樂地生活,就要在當下,就要立刻開始,千萬不要為快樂定下條件,更不要想當我甚麼……我便可快樂了!

一生累積退休金,等到退休就真是很快樂嗎?若你認為是這樣,就請你去訪問一下退休了的人士罷!

‘The past is history. The future is a mystery. The present is a gift.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