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在結束前我簡單地說了我的猜想,今次,我便再詳細說一說。
約廿年前,在一次同學聚會裏,有同學說要進商學院,一位高人朋友就嘲諷地說:‘Business Administration, talking something about nothing!’
‘No. I am making money from nothing!’
今次,我並不打算討論‘talking something about nothing’,我祗想討論一下,‘making money from nothing’。
想像一個古老的欺咋手法。你用一百元向我買一個‘牌照’,拿著我這個牌照,你便可向兩個人賣出牌照,每個收取一百元,這即是說,你便可以有兩百元,即有一倍的利潤。祗要這個遊戲可以繼續下去,便人人都有利潤了。
這絶對是‘making money from nothing’,問題就是遊戲可無限地繼續下去嗎?
本來,金融機構的職能就是減低交易成本,從中亦賺取一定的利潤,這本來沒有問題,亦是多贏的情況!
舉個例子,我經常會到外國的網上書店買書,當然是以信用咭付款,信用咭公司是會收取供應商約2%-5%的服務費的。但沒關係,因為若沒有信用咭公司為中介,交易就根本不可能發生。
嚴格來說,信用咭公司並不是‘making money from nothing’,她們祗是賣出了服務而不是實質貨品而已!
現在,大家都聞‘衍生工具’色變!其實‘衍生工具’本來就不是這麼魔鬼的。例如,你是出口商,簽了一份三個月後付運的出口合約。是貨到付款,以美金結算的。這生意的賺蝕,當然是你的責任,但有一事你是控制不了的,這就是付款時的匯價。由於你要以人民幣支付國內的供應商,但收回美金,若人民幣相對美金大幅升值,你便會有嚴重損失!所以,金融機構便會提供一些匯價‘衍生工具’,如上例,廠商便可以即時向銀行沽出一張美金合約,概念就是若美金上升,你便要付錢給銀行,反之亦然!三個月後,當你收到貨款時,便終止這合約(平倉),若美金升了,貨款便多了,但你要付款給銀行,反之亦然。這就等如鎖定了美金的匯價,抵消匯價的風險!
但若你並無應收外匯,又和銀行訂立類似合約,這便是賭博!在香港,這類外匯合約通常都要5%或更高的按金。但在美國,按金便可低至2%!這就是說祗要你拿著2,000元,便可和銀行訂立100,000元的外匯合約。若外匯在你預期的方向變動2%,你便可賺2,000元了,但最重要的是,反之亦然!這絶對是豪賭!
那麼金融機構接受了你的合約,就是和你對賭嗎?有時是!但絶大部份的時間,她們會把你的‘投注’再包裝,然後在金融機構間買賣。但必需留意,包裝和買賣,大部份時間都是會為金融機構帶來利潤的!這句話的背後,當然有一些假設,例如,你不會違約。就以上述的情況為例,誰人規定匯價祗可變動2%呢?若變動了3%,你不單輸光了按金,你還欠銀行1,000元!這1,000元是你的負債,你是要負責的!
當然,金融機構會有很多基制減少這些情況的發生,例如,有所謂‘斬倉’,這就是,銀行不會等到2%,而是在1.5%或更早時,便強制‘平倉’!但若價格變動得太快,這可能未必做得到的!
金融機構內必會有一大群‘數學家’,配合最先進的電腦系統,監察市況,和作出相應的行動。從而在大量買賣中,獲取巨額利潤,若市況‘正常’,無人違約,她們便真正是‘making money from nothing’。
但偏偏就出事了。下文再續!
網誌存檔
-
▼
2008
(193)
-
▼
10
(47)
- 自由經濟的問題(四)
- 自由經濟的問題(三)
- 自由經濟的問題(二)
- 自由經濟的問題(一)
- 成本(二)
- Assume Nothing(四)
- 衍生工具
- 一幣四價(四)
- 一幣四價(三)
- Assume Nothing(三)
- 一幣四價(二)
- 一幣四價
- Assume Nothing(二)
- Assume Nothing(一)
- 成本(一)
- 回購(一)
- 豪賭
- 三聚氰胺(三)
- 三聚氰胺(二)
- 漕運(五)
- 市場霸主
- 漕運(四)
- Kodak的迷思
- 漕運(三)
- 漕運(二)
- 監管CDS
- 漕運(一)
- CDS
- 信心
- 貨幣(四)
- 貨幣(三)
- 對賭(四)
- 對賭(三)
- 對賭(二)
- 對賭(一)
- 貨幣(二)
- 貨幣(一)
- 金融海嘯與科學本質的反思(九)
- 金融海嘯與科學本質的反思(八)
- 金融海嘯與科學本質的反思(七)
- 金融海嘯與科學本質的反思(六)
- 金融海嘯與科學本質的反思(五)
- 金融海嘯與科學本質的反思(四)
- 金融海嘯與科學本質的反思(三)
- 金融海嘯與科學本質的反思(二)
- 金融海嘯與科學本質的反思(一)
- 密碼之破解
-
▼
10
(4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