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特別愛面子,所謂‘先敬羅衣後敬人’,幾十年前,香港的經濟還是在起步階段,我便見證了我很多長輩,就是‘飯可以不吃,衣不可不光鮮’!
自幼家貧,年青時,我就祗可使用低檔次的相機,與身邊拿著昂貴相機的朋友一比,就是有著強烈的自卑感。
相機檔次的高低,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拍出來的照片的技術正確性。就以三十多年前為例,我的一位老師用的是Hassel的120單反機,不要說相機本身,就算是配件,售價隨時都以萬計,我拍的照片的清晰度,又甚可以相題並論呢!
但當時我總覺得我並不喜歡他的照片,要論原因,又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總之,不喜歡便是不喜歡。
但不喜歡歸不喜歡,他的一句‘油光水滑’便一直深深影響著我。所謂‘油光水滑’其實就是指一張相片要技術上正確,在當時,一張相片要做到‘油光水滑’其實是非常昂貴的,絶非像我這樣的‘窮家子弟’可以負擔的!
不要說相機等器材,就算是消耗品(consumables )的洗費也絶不簡單,舉個例子,當時Kodak的相紙,售價是國產的幾倍,質素當然有差別,老師就堅持我們要用Kodak,但他可能不太明白,我就寧願有多幾個練習的機會。更不要說我的自配沖藥每筒的成本在一元以下,但Micro.X就要接近十元一筒。再不要說我會經常翻用沖藥。
隨著電子科技的先進,今天‘油光水滑’經已不是甚麼大問題了,二三千元級別的數碼相機,就算使用全自動模式,離‘技術正確’甚或‘油光水滑’都不會太遠,但技術正確就等如是好照片嗎?
今天,我就更了解為甚麼我當年並不喜歡老師的照片,理由不少,今天或先說兩三個,第一,技術‘太正確’,緊張、生硬、標準……第二,我感受不到他的照片的訊息,用今天的語言來說,就是‘無heart’。第三,其實是我和他沒感情,我不覺得他有趣,我並不關心他,我又那會覺得他的照片有趣呢?
再說明白一點,照片就是回憶,照片就是共鳴,其實廣義而言,共鳴就是藝術的一個不可或缺的要點!但我就是犯了一個大錯誤,就是把焦點放在技術正確性上,而忽略了‘共鳴’和‘有趣’!
用超低檔相機就是可鍛鍊忘記技術!但這就一點也不容易,特別就是要拿些‘技術不正確’的相片出來!這就是要放得下‘面子’,但我也高興,我總算起步了。
2009年10月30日 星期五
傾斜的圖像
上文說到有一張影像傾斜的圖片,但這還不是太明顯,今天,我特別拍了另一張,這就明顯得多了。 為甚麼會有這種效果呢?按照片檔案的記錄,這照片的快門速度是411份之一秒,這就是說,理論上,相機就是捕捉了幾百份一秒的場景。若不是這麼快,拍攝高速行走著的汽車就會出現模糊的影像。
在低檔的數碼相機,就是採用所謂‘電子快門’,‘電子快門’就是由電子線路操控,攝取有關影像數據,幾百份一秒其實就是指有關攝取時間,這就解釋了為甚麼很低檔的相機都可以做到如五千份一秒的‘高速’。
不要以為整個攝取過程就是這幾千份一秒,其實相機是要逐行處理影像的,雖然每行的曝光時間可能短至幾千份一秒,但低檔的相機可能要在幾份一秒的範圍才可處理好一個畫面,明顯地,這相機便是由上而下地處理圖像資料,由於附圖的汽車由右至左的運動,時間向前移,車身便向左移,所以便出現了這種圖像!
其實,類似的情況也會出現於機械快門,特別是135單鏡反光機的焦點平面簾幕快門。但有關原理實在太複雜了,有機會另文再討論。
以前,我會覺得這是一個嚴重的缺失,但現在,我便是以一個欣賞之心來看這事情。天堂與地獄,實在在乎一心!
在低檔的數碼相機,就是採用所謂‘電子快門’,‘電子快門’就是由電子線路操控,攝取有關影像數據,幾百份一秒其實就是指有關攝取時間,這就解釋了為甚麼很低檔的相機都可以做到如五千份一秒的‘高速’。
不要以為整個攝取過程就是這幾千份一秒,其實相機是要逐行處理影像的,雖然每行的曝光時間可能短至幾千份一秒,但低檔的相機可能要在幾份一秒的範圍才可處理好一個畫面,明顯地,這相機便是由上而下地處理圖像資料,由於附圖的汽車由右至左的運動,時間向前移,車身便向左移,所以便出現了這種圖像!
其實,類似的情況也會出現於機械快門,特別是135單鏡反光機的焦點平面簾幕快門。但有關原理實在太複雜了,有機會另文再討論。
以前,我會覺得這是一個嚴重的缺失,但現在,我便是以一個欣賞之心來看這事情。天堂與地獄,實在在乎一心!
無腦攝影
最近,我買了不少相機,但錢就花不多,因為這些都是‘價廉質低’的東西。
為甚麼我要買這些相機呢?原因就祗有一個:‘好玩’!我已把自己困在理性世界幾十年了,但理性世界並不會,也不可能是我生命的全部,純理性的思考方法其實也有極大的問題。現在,可能就是我好好重拾直覺的時間。
昨天我便在網上拍賣場以一百元弄來了一部非常有趣的‘玩具數碼相機’,起初,我會期望它可拍出Lomo feel,主要是廉價的CMOS感光元件,其色準和飽和度(saturation)都會比較差,但就是這樣,便會產生Lomo feel,可是交收後我便有點失望,因為以這個級別的相機,它的色準和飽和度都算是超級! 試拍二三十張後,失望漸漸變成喜悅,首先,它的操作簡單到極點,除按鍵拍攝外,我對它便接近全無其他操控,不,它還是有閃燈的,但這燈非常……非常……不用也罷!我是個連手機相機都可以大設特設的人,使用這種相機可以說反而是種挑戰!
拿著它,我便真正可以關閉‘左腦’,看到甚麼便拍甚麼,再加上其快門有很明顯的滯後,按下快門要等一段時間相機才拍攝,這是廉價數碼相機的其中一項‘性格’,但這種不肯定,就正正令攝影更有趣!
這相機還有一項驚喜,留意一下這照片的傾斜!今天不用‘左腦’,有機會再另文解釋罷!總之,就是有趣。
這相機還有一事值得留意,它同時也是一部MP3,這本無甚麼特別,很多手機就不是這樣嗎?是的,現代的手機的設計,就是共用了手機內的資源,例如,手機既然要處理聲音訊號,就借用這些來處理MP3罷!但這機的MP3和相機,其實是兩部獨立的機器,可能唯一分享的就是外殼和電池而已!
對我來說,這是個有趣的‘當頭棒喝’,當我用我的‘貴價Sony手機’一面聽歌,一面拍照,當要存貯照片時,MP3便會暫停,但這機就用最原始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
我想,我會有一段時間都會把它帶在身旁,多多進行‘無腦’拍攝,我不是個以影相為生的人,照片的價值就是純主觀的!
為甚麼我要買這些相機呢?原因就祗有一個:‘好玩’!我已把自己困在理性世界幾十年了,但理性世界並不會,也不可能是我生命的全部,純理性的思考方法其實也有極大的問題。現在,可能就是我好好重拾直覺的時間。
昨天我便在網上拍賣場以一百元弄來了一部非常有趣的‘玩具數碼相機’,起初,我會期望它可拍出Lomo feel,主要是廉價的CMOS感光元件,其色準和飽和度(saturation)都會比較差,但就是這樣,便會產生Lomo feel,可是交收後我便有點失望,因為以這個級別的相機,它的色準和飽和度都算是超級! 試拍二三十張後,失望漸漸變成喜悅,首先,它的操作簡單到極點,除按鍵拍攝外,我對它便接近全無其他操控,不,它還是有閃燈的,但這燈非常……非常……不用也罷!我是個連手機相機都可以大設特設的人,使用這種相機可以說反而是種挑戰!
拿著它,我便真正可以關閉‘左腦’,看到甚麼便拍甚麼,再加上其快門有很明顯的滯後,按下快門要等一段時間相機才拍攝,這是廉價數碼相機的其中一項‘性格’,但這種不肯定,就正正令攝影更有趣!
這相機還有一項驚喜,留意一下這照片的傾斜!今天不用‘左腦’,有機會再另文解釋罷!總之,就是有趣。
這相機還有一事值得留意,它同時也是一部MP3,這本無甚麼特別,很多手機就不是這樣嗎?是的,現代的手機的設計,就是共用了手機內的資源,例如,手機既然要處理聲音訊號,就借用這些來處理MP3罷!但這機的MP3和相機,其實是兩部獨立的機器,可能唯一分享的就是外殼和電池而已!
對我來說,這是個有趣的‘當頭棒喝’,當我用我的‘貴價Sony手機’一面聽歌,一面拍照,當要存貯照片時,MP3便會暫停,但這機就用最原始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
我想,我會有一段時間都會把它帶在身旁,多多進行‘無腦’拍攝,我不是個以影相為生的人,照片的價值就是純主觀的!
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死性不改
我終於買了一部Holga K-200N的Lomo相機了,選擇它的原因,就是因為它在同類相機中,‘性價比’最高!
我的天,我還在說‘性價比’!三百三十大元,就連一部結構複雜的國產入門級數碼相機也買得到了,要‘性價比’高,又玩甚麼菲林,玩甚麼Lomo呢?
再想,一筒菲林加上沖洗和scanning(假設不印相),五六十大元也少不了,十筒便是五六百大元,更不要說玩E沖C,省相機的錢又有甚麼意義呢?
對別人的事,我就經常可以指出類似的愚蠢行為。例如,外父就會‘死不搭的士’,就算‘的士’的價錢遠低於其他交通工具(雖然,我和太太都不喜歡乘的士,但我們考慮的是環境而不是價格問題)。又例如,有人會花很多醫藥費,而不會吃好一點等等……
但自己的事……自己的事……例如,出外旅行,我很多時還會計較當地的交通費用,當然,在一些‘昂貴’的地區,如日本,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但如到澳門,主要的費用便是三百多元的船費,再加每晚一千幾百的酒店錢,計較以十元計的交通費,有意義嗎?若要慳,不如就留在家中罷!
太太經常都半帶戲言的說我‘還未脫貧’。真的,她便在心靈上‘完全脫貧’,祗要她認定是好的東西和事情,她就從來都不會吝惜,例如,起初我們轉吃有機,我都非常‘肉痛’,但她就是‘勇往直前,義無反顧’!
我不單還未脫貧,我還未脫技術員心態,一直以來,我都會十分留意每件新到手的設備的技術數字,有時甚至會把它們黙記於心,不單如此,就以數碼相機為例,每部新到手的相機,我都會最少試拍一兩百張,以了解它們的‘性格’,更加會和廠方的技術作數字比對。
本來,這是使用每件科學儀器的應有態度,但我弄錯了一點,相機既是一部科學儀器,但同時也是一件藝術工具,甚至它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而我就祗是看到相機作為科學儀器的一面!Lomo,正正就是Low-tech、Low-fi,準確對Lomo有意義嗎?
技術數字有甚麼用?舉個例子,我揀這部相機的其中一個理由,就是它有內建閃光燈,閃光燈的一個重要指數,就是所謂guide number,簡單來說,這說明這燈的光度,在鏡後測光(TTL)技術還未普及前,這個數字便是決定曝光設置的唯一依據。就算在今天,全電子化和自動化的數碼相機,這個數字仍可幫助我們去了解這閃燈的有效範圍。但早期的閃燈的實際guide number,可能和廠方的數字有很大的差異,其實,同一型號,甚至是同一批的閃燈,其guide number亦會有差異,就算是同一枝閃燈,‘電池’由‘新’變‘舊’都會影響其guide number,我年青時,便會把這些因素全部考慮進去,幸好,我的心算還可以,就在電光火石間,便會計算出正確的曝光,當然,相機的快門速度也不可盡信,光圈也不可信……這些都要一併考慮在內!
但這部相機的說明書,就連一個技術數字也沒有,面對這些情況,以往,我便會自行測試,但今次,我總算有點進步了,Lomo就是要‘忘’,而不是‘記’,我拿起這部新相機,再多看幾眼後便大笑,笑甚麼?笑我自己!例如,這相機的閃燈的一大特色,就是有四色濾光器,即紅藍黃綠膠片各一,用來過濾閃燈的光,以制造特效,這樣簡單的濾鏡,還有甚麼準確可言呢?
‘Just shoot, don’t think’
反正,這相機也沒有甚麼可調,關掉左腦,‘影’、‘影’、‘影’,這才是真正的攝影樂趣,可能我在拿了三十幾年相機後的今天,才開始領略得到。
我的天,我還在說‘性價比’!三百三十大元,就連一部結構複雜的國產入門級數碼相機也買得到了,要‘性價比’高,又玩甚麼菲林,玩甚麼Lomo呢?
再想,一筒菲林加上沖洗和scanning(假設不印相),五六十大元也少不了,十筒便是五六百大元,更不要說玩E沖C,省相機的錢又有甚麼意義呢?
對別人的事,我就經常可以指出類似的愚蠢行為。例如,外父就會‘死不搭的士’,就算‘的士’的價錢遠低於其他交通工具(雖然,我和太太都不喜歡乘的士,但我們考慮的是環境而不是價格問題)。又例如,有人會花很多醫藥費,而不會吃好一點等等……
但自己的事……自己的事……例如,出外旅行,我很多時還會計較當地的交通費用,當然,在一些‘昂貴’的地區,如日本,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但如到澳門,主要的費用便是三百多元的船費,再加每晚一千幾百的酒店錢,計較以十元計的交通費,有意義嗎?若要慳,不如就留在家中罷!
太太經常都半帶戲言的說我‘還未脫貧’。真的,她便在心靈上‘完全脫貧’,祗要她認定是好的東西和事情,她就從來都不會吝惜,例如,起初我們轉吃有機,我都非常‘肉痛’,但她就是‘勇往直前,義無反顧’!
我不單還未脫貧,我還未脫技術員心態,一直以來,我都會十分留意每件新到手的設備的技術數字,有時甚至會把它們黙記於心,不單如此,就以數碼相機為例,每部新到手的相機,我都會最少試拍一兩百張,以了解它們的‘性格’,更加會和廠方的技術作數字比對。
本來,這是使用每件科學儀器的應有態度,但我弄錯了一點,相機既是一部科學儀器,但同時也是一件藝術工具,甚至它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而我就祗是看到相機作為科學儀器的一面!Lomo,正正就是Low-tech、Low-fi,準確對Lomo有意義嗎?
技術數字有甚麼用?舉個例子,我揀這部相機的其中一個理由,就是它有內建閃光燈,閃光燈的一個重要指數,就是所謂guide number,簡單來說,這說明這燈的光度,在鏡後測光(TTL)技術還未普及前,這個數字便是決定曝光設置的唯一依據。就算在今天,全電子化和自動化的數碼相機,這個數字仍可幫助我們去了解這閃燈的有效範圍。但早期的閃燈的實際guide number,可能和廠方的數字有很大的差異,其實,同一型號,甚至是同一批的閃燈,其guide number亦會有差異,就算是同一枝閃燈,‘電池’由‘新’變‘舊’都會影響其guide number,我年青時,便會把這些因素全部考慮進去,幸好,我的心算還可以,就在電光火石間,便會計算出正確的曝光,當然,相機的快門速度也不可盡信,光圈也不可信……這些都要一併考慮在內!
但這部相機的說明書,就連一個技術數字也沒有,面對這些情況,以往,我便會自行測試,但今次,我總算有點進步了,Lomo就是要‘忘’,而不是‘記’,我拿起這部新相機,再多看幾眼後便大笑,笑甚麼?笑我自己!例如,這相機的閃燈的一大特色,就是有四色濾光器,即紅藍黃綠膠片各一,用來過濾閃燈的光,以制造特效,這樣簡單的濾鏡,還有甚麼準確可言呢?
‘Just shoot, don’t think’
反正,這相機也沒有甚麼可調,關掉左腦,‘影’、‘影’、‘影’,這才是真正的攝影樂趣,可能我在拿了三十幾年相機後的今天,才開始領略得到。
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Lomo效果
有讀者問,近期我在講Lomo,但又沒有post過任何照片,究竟Lomo的效果是怎樣的?
在互聯網的世界,壟斷資訊差不多就是不可能,在搜索引擎打入Lomo四個字母,不就是甚麼都找到嗎?
由我來示範Lomo效果並不太合適,首先我絶對是個Lomo新手,更重要的是我就是連一部Lomo相機都沒有,就祗是用其他相機和電腦,盡可能接近地做出類似效果而已。
但我也不介意在這裏分享我一些近期的實驗品。
熟悉我的朋友們,可能一眼便看得出這些並不似我慣常的風格,嚴格來說,這幾張照片都有嚴重的技術失誤。
是的,我仍然覺得技術正確有很大的意義,事實上,客觀的技術指標就方便了攝影科技的改進。但這就是科學的一面,一幅‘油光水滑’、‘結像清晰’、‘色彩準確’的照片就未必是好看!人性就是不能用數字去簡單化。
我這個技術人也學人講藝術,真是有點……真是有點……藝術當然有很高深的一面,但其實要簡單也非常簡單,你覺得喜歡的,不就是最好的藝術品嗎?
在互聯網的世界,壟斷資訊差不多就是不可能,在搜索引擎打入Lomo四個字母,不就是甚麼都找到嗎?
由我來示範Lomo效果並不太合適,首先我絶對是個Lomo新手,更重要的是我就是連一部Lomo相機都沒有,就祗是用其他相機和電腦,盡可能接近地做出類似效果而已。
但我也不介意在這裏分享我一些近期的實驗品。
熟悉我的朋友們,可能一眼便看得出這些並不似我慣常的風格,嚴格來說,這幾張照片都有嚴重的技術失誤。
是的,我仍然覺得技術正確有很大的意義,事實上,客觀的技術指標就方便了攝影科技的改進。但這就是科學的一面,一幅‘油光水滑’、‘結像清晰’、‘色彩準確’的照片就未必是好看!人性就是不能用數字去簡單化。
我這個技術人也學人講藝術,真是有點……真是有點……藝術當然有很高深的一面,但其實要簡單也非常簡單,你覺得喜歡的,不就是最好的藝術品嗎?
2009年10月16日 星期五
凡事都是好事
昨天我把‘Happy Accident’與‘凡事都是好事’一併討論,這兩個雖不是同義詞,但就有極多可以相互參考之處。
先父在過身前的幾年,我極力鼓勵他多到街上走走,其中一個具體策略,我就是送了一部數碼相機給他,他就利用週末的老人乘車優惠,遍遊港九新界,拍下數以千計的照片。
有一次,他對我說:“可以到處走動很開心,但人老了,腳步也慢了……”
“走得慢好!常人就是走得太快,因而忽略了身邊很多、很多、值得欣賞的事物,拿著相機,慢慢的走,才可看到、拍到很多平時看不到的事物……”
現代社會,實在有太多的既定框架,太多的標準,走得快比慢好,錢越多越好,人越‘醒目’越好……
但若我們理性的想想,簡單如有人可以免於‘生老病死’四苦嗎?就以‘老’為例罷,無論你的身體有多好,‘老’了,身體機能總免不了衰退,體力也會下降,人極大的煩惱就是不能接受這個從來都沒有改變過的‘定律’。理性地想想,既然這是不能改變的‘定律’,‘不接受’就不是等同‘自尋煩惱’嗎?
我的眼力近年明顯的下降,其實,我的眼一直都不算好,視力隨年齡而衰退,就是件不可抗力的事情,很多方法我都曾嘗試或不斷在進行中,但做了就可能會減慢衰退,但可以停止或逆轉這衰退嗎?造夢。
但作為一位程序員,就是要長時間對著屏幕,又要作大量的閱讀,眼睛實在受不了。
但我並不以這為苦,做不來,可能祗是‘自然’提醒我,不要讓自己太勞累了,我應把工作分給‘年青人’去做,而我就更應擔當好‘顧問’的角色。
說就容易,做就一點也不簡單,開始時,總有一種人家做得不及我好的想法。但現在,我就真是發覺,這樣做,整體生產力不知提高了多少。例如,最近我有一客戶發生了一個必需要由我處理的問題,我便把一些本應由我負責的工作交給了一位‘年青人’,好讓我專心處理這事,‘年青人’初接手,難免有點手忙腳亂,經常都要求救,但最後所有事情都處理妥當,更重要的是‘年青人’也成長了!
眼力銳利有銳利的好,模糊也有模糊的好,有網友寫道:‘有人說Lomo的鏡頭銳利,這全是一個誤解,Lomo的賣點,就正正在於鏡頭的質素不佳,所以出現很多技術問題,令照片失真,但這些失真就正是Lomo feel。’
說得非常對,就以Lomo的Diana系列為例,全系列都是塑膠鏡頭,又可銳利到那裏呢?Diana還有一著名的賣點,就是菲林的捲動經常會出錯,發生unexpected的‘多重曝光’,還有,它的塑膠機身絶不完美,經常會‘漏光’,我還看到Lomo有一個‘套餐’內容還包括一卷專用‘膠布’,以部分控制‘漏光’(註)。凡此種種‘缺失’反成了Lomo Feel,或更準確的說是Lomo Character!
太太任教的學校,相對本地主流學校而言,就更接近‘有教無類’。她的學生,不乏有各式各樣問題的,例如,我便認識一位,就是‘大頭蝦’到極至,在太太帶的school trip,他會不停地‘出事’,不是漏了銀包,就是漏了證件,有一次,在一國內團內,他便把銀包和證件遺下在香港的關口,到了皇崗才發覺,由於直通巴士要點足人數才能開車,於是,整車人便要苦等他回香港這邊尋找銀包和證件。
這學生就是這樣,若你喜歡,或可用一大堆精神科名詞來形容他的狀況,但重要的是在我太太眼中,這學生雖然有這方面的麻煩,但他的心地極好,很受朋友歡迎,是個‘開心果’,在一次我也有參與的活動中,我便發覺他和一群小朋友玩得很高興。
魚在水遊,鳥在飛,若要魚學飛行,鳥學潛,有好結果嗎?接受和感恩,才是真正快樂的泉源!
註:真正的Lomo玩家應不會把Diana封到完全不‘漏光’的,若是這樣便再不是Lomo了!
先父在過身前的幾年,我極力鼓勵他多到街上走走,其中一個具體策略,我就是送了一部數碼相機給他,他就利用週末的老人乘車優惠,遍遊港九新界,拍下數以千計的照片。
有一次,他對我說:“可以到處走動很開心,但人老了,腳步也慢了……”
“走得慢好!常人就是走得太快,因而忽略了身邊很多、很多、值得欣賞的事物,拿著相機,慢慢的走,才可看到、拍到很多平時看不到的事物……”
現代社會,實在有太多的既定框架,太多的標準,走得快比慢好,錢越多越好,人越‘醒目’越好……
但若我們理性的想想,簡單如有人可以免於‘生老病死’四苦嗎?就以‘老’為例罷,無論你的身體有多好,‘老’了,身體機能總免不了衰退,體力也會下降,人極大的煩惱就是不能接受這個從來都沒有改變過的‘定律’。理性地想想,既然這是不能改變的‘定律’,‘不接受’就不是等同‘自尋煩惱’嗎?
我的眼力近年明顯的下降,其實,我的眼一直都不算好,視力隨年齡而衰退,就是件不可抗力的事情,很多方法我都曾嘗試或不斷在進行中,但做了就可能會減慢衰退,但可以停止或逆轉這衰退嗎?造夢。
但作為一位程序員,就是要長時間對著屏幕,又要作大量的閱讀,眼睛實在受不了。
但我並不以這為苦,做不來,可能祗是‘自然’提醒我,不要讓自己太勞累了,我應把工作分給‘年青人’去做,而我就更應擔當好‘顧問’的角色。
說就容易,做就一點也不簡單,開始時,總有一種人家做得不及我好的想法。但現在,我就真是發覺,這樣做,整體生產力不知提高了多少。例如,最近我有一客戶發生了一個必需要由我處理的問題,我便把一些本應由我負責的工作交給了一位‘年青人’,好讓我專心處理這事,‘年青人’初接手,難免有點手忙腳亂,經常都要求救,但最後所有事情都處理妥當,更重要的是‘年青人’也成長了!
眼力銳利有銳利的好,模糊也有模糊的好,有網友寫道:‘有人說Lomo的鏡頭銳利,這全是一個誤解,Lomo的賣點,就正正在於鏡頭的質素不佳,所以出現很多技術問題,令照片失真,但這些失真就正是Lomo feel。’
說得非常對,就以Lomo的Diana系列為例,全系列都是塑膠鏡頭,又可銳利到那裏呢?Diana還有一著名的賣點,就是菲林的捲動經常會出錯,發生unexpected的‘多重曝光’,還有,它的塑膠機身絶不完美,經常會‘漏光’,我還看到Lomo有一個‘套餐’內容還包括一卷專用‘膠布’,以部分控制‘漏光’(註)。凡此種種‘缺失’反成了Lomo Feel,或更準確的說是Lomo Character!
太太任教的學校,相對本地主流學校而言,就更接近‘有教無類’。她的學生,不乏有各式各樣問題的,例如,我便認識一位,就是‘大頭蝦’到極至,在太太帶的school trip,他會不停地‘出事’,不是漏了銀包,就是漏了證件,有一次,在一國內團內,他便把銀包和證件遺下在香港的關口,到了皇崗才發覺,由於直通巴士要點足人數才能開車,於是,整車人便要苦等他回香港這邊尋找銀包和證件。
這學生就是這樣,若你喜歡,或可用一大堆精神科名詞來形容他的狀況,但重要的是在我太太眼中,這學生雖然有這方面的麻煩,但他的心地極好,很受朋友歡迎,是個‘開心果’,在一次我也有參與的活動中,我便發覺他和一群小朋友玩得很高興。
魚在水遊,鳥在飛,若要魚學飛行,鳥學潛,有好結果嗎?接受和感恩,才是真正快樂的泉源!
註:真正的Lomo玩家應不會把Diana封到完全不‘漏光’的,若是這樣便再不是Lomo了!
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
Lomo的哲學(二)
多年前,有位友人說她有位朋友,攝影技術不甚了了,但有一次,就糊里糊塗地拍了一張日落照,朋友們都大讚,她就是問我,該如何看。
這時的我,當然會說運氣並不是技術,拍日落照其實需要很多技巧的,我更質疑,這相片並不可以通過專業的考驗,若是3R尺寸(當時尚未有4R),甚麼相機都行,所以,專業攝影比賽,都最少要求20R,相片越大便越顯技術。
是的,以當時的攝影科技,普通人的相機和技術,絶對放不出20R的照片的,這便成了專業和業餘的一大分別。但拍了一張稱心滿意的日落照,為甚麼不可以高興高興呢?
這就要說到Lomo的另一概念:‘Happy accident’,例如,我們時會錯誤地按下快門,九成九的時間都會拍下了一些無意義的畫面,但就可能百裏有一,拍到一些賞心悅目的畫面。年青時,我便經常會有一些不經意的‘雙重曝光’,是這樣的,我經常需要拆卸拍了部份的菲林,以改變菲林的類型,例如正在拍彩色,但又剛遇上有拍黑白的需要,我便會小心記下已拍張數,然後,在黑袋內打開相機(這用不著黑房),卸下菲林,再換上黑白菲林,等拍完後,便換回原本的菲林,但必要小心跳過已曝光的部份。若有任何出錯,便會發生所謂‘雙重曝光’,簡單來說就是兩個畫面重叠在一起,遇上這些情況,年青時,我必會說自己‘倒霉’。
但真的是‘倒霉’嗎?這肯定是‘意外’(accident),但是‘好’是‘壞’就是主觀而非客觀的判斷。Lomo所傳揚的,就是要以最正面最快樂的態度來迎接‘意外’。例如,兩個畫面重叠在一起,會不會產生更有趣的畫面呢?這些便是‘快樂意外’(Happy Accident)。
前幾天,我見到在兩間殯儀館旁邊有一間基督教教堂,實在很有趣,於是便拍了四幅照,然後用電腦把它們接合,這便是所謂的‘全景相’。但出了問題,有一人在相片上出現了四次,原因就是他和我的相機在同一方向移動,所以四次都拍到他,這個是個缺失,但是個‘非常有趣的缺失’,在開始研究全景相技術時,很多時便會特別安排這種效果。這也可以說是個‘happy accident’。
把‘happy accident’用於人生,就是‘凡事都是好事’,有時,‘好事’‘壞事’就要看時段,我有不少經驗,很多事情剛發生時,就會覺得它是件壞事,但過一段時間後再回顧,這些事情並不是原本想的這麼壞,甚至會是好事。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考試失敗,但這‘失敗’就可能正正開啟了人生更重要的一頁。
下次,不論任何原因,你的照片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時,不要說‘倒楣’,想想這會不會是恩賜!這就是‘Happy Accident’。
這時的我,當然會說運氣並不是技術,拍日落照其實需要很多技巧的,我更質疑,這相片並不可以通過專業的考驗,若是3R尺寸(當時尚未有4R),甚麼相機都行,所以,專業攝影比賽,都最少要求20R,相片越大便越顯技術。
是的,以當時的攝影科技,普通人的相機和技術,絶對放不出20R的照片的,這便成了專業和業餘的一大分別。但拍了一張稱心滿意的日落照,為甚麼不可以高興高興呢?
這就要說到Lomo的另一概念:‘Happy accident’,例如,我們時會錯誤地按下快門,九成九的時間都會拍下了一些無意義的畫面,但就可能百裏有一,拍到一些賞心悅目的畫面。年青時,我便經常會有一些不經意的‘雙重曝光’,是這樣的,我經常需要拆卸拍了部份的菲林,以改變菲林的類型,例如正在拍彩色,但又剛遇上有拍黑白的需要,我便會小心記下已拍張數,然後,在黑袋內打開相機(這用不著黑房),卸下菲林,再換上黑白菲林,等拍完後,便換回原本的菲林,但必要小心跳過已曝光的部份。若有任何出錯,便會發生所謂‘雙重曝光’,簡單來說就是兩個畫面重叠在一起,遇上這些情況,年青時,我必會說自己‘倒霉’。
但真的是‘倒霉’嗎?這肯定是‘意外’(accident),但是‘好’是‘壞’就是主觀而非客觀的判斷。Lomo所傳揚的,就是要以最正面最快樂的態度來迎接‘意外’。例如,兩個畫面重叠在一起,會不會產生更有趣的畫面呢?這些便是‘快樂意外’(Happy Accident)。
前幾天,我見到在兩間殯儀館旁邊有一間基督教教堂,實在很有趣,於是便拍了四幅照,然後用電腦把它們接合,這便是所謂的‘全景相’。但出了問題,有一人在相片上出現了四次,原因就是他和我的相機在同一方向移動,所以四次都拍到他,這個是個缺失,但是個‘非常有趣的缺失’,在開始研究全景相技術時,很多時便會特別安排這種效果。這也可以說是個‘happy accident’。
把‘happy accident’用於人生,就是‘凡事都是好事’,有時,‘好事’‘壞事’就要看時段,我有不少經驗,很多事情剛發生時,就會覺得它是件壞事,但過一段時間後再回顧,這些事情並不是原本想的這麼壞,甚至會是好事。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考試失敗,但這‘失敗’就可能正正開啟了人生更重要的一頁。
下次,不論任何原因,你的照片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時,不要說‘倒楣’,想想這會不會是恩賜!這就是‘Happy Accident’。
2009年10月14日 星期三
Lomo的哲學(一)
上文提到我開始注意Lomo,看過去,很多Lomo的理念,其實我早就知道,祗是並沒有有系統地整合而已,這甚至可以用‘一見如故’來形容。
今天,我先討論一個概念:lo-fi,lo-fi是相對於Hi-fi而說的,所謂Hi-fi就是High Fidelity的簡寫,最常用於音響器材,即高保真,所謂高保真,就是系統會忠實地重播。
我們便會經常用這標準來量度影音器材,但‘如實’又是否代表‘好’呢?‘如實’是客觀的,而‘好’是主觀的價值判斷。舉個例子,在我醉心研究音响器材的年代(廿多三十年前),一個方便量度音響器材保真程度的技術參數便是THD(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一般的平價擴音機,THD便在 1-5%之級別,工程師不知要多努力,又增加多少成本,才可把THD降低到0.01%的級別。
但最諷刺的卻是,頂級擴音機(售價十萬以上的),其THD可能高達10%,多有趣!
用諸攝影,我也可以隨便說出幾十個指標,這些指標,都是量度器材是否能如實記錄和重現光學資料。太太就經常調笑地說,一說到照片,我總是看出其他人根本不留意的問題。事實上,我這種眼光,亦經常為我帶來麻煩,例如,有一次在老友的聚會中,有位極有名氣的攝影教授,他展示其最新作品,老友們都大讚不已,特別,這些是女模的豔照,就祗有我,脫下近視眼鏡,近距離檢視有關照片,然後問:‘為甚麼這裏會有banding的?’
教授有點不好意思的說:‘Exposure低了約三分二級,谷上……但極少人會看得出!’
老友們,真對不起,以我今天的眼力,若我不除下眼鏡,作近距離檢視,還會有問題嗎?在‘放大鏡’下看世界,很多時都會本末倒置,藝術就不單是‘如實’,例如,有一傳承自蘇俄的畫派,便要把畫畫到和照片沒有分別,但我個人就認為,這種畫派的意義其實不大,要求真到這個地步,不就拍一張照片罷!
Lomo強調的Lo-fi就正正是Hi-fi的相反,Lomo的相片總是有技術問題的,不是色調誇張失實,就是過光或過暗,不正常的反差,還會出現很多不規則的模糊……但這些就正是攝影有趣的一面。回想我自己的攝影歷程,一直都著眼於技術的正確性,說穿了,實在是‘自我’(ego)的膨脹,我就是要證明給別人看,我可以拍出一張清晰無暇的照片,漸漸,甚至祗是為滿足‘自我’。
我已再無興趣去證明甚麼,若有人說我不懂用相機,由他罷。今天,我就是拿著一部玩具機在街上行走試拍,這是個十分美妙的經驗,現在,我做任何事,都必是要令自己開心快樂的,重執玩具級相機,實帶來了不少樂趣,沒有任何技術上的操控,就是連取景都不大準確,一切都是‘斷估’,按下快門後,便要等菲林沖洗出來才會知結果,期待本身就是一種樂趣!
未完,下文再續。
今天,我先討論一個概念:lo-fi,lo-fi是相對於Hi-fi而說的,所謂Hi-fi就是High Fidelity的簡寫,最常用於音響器材,即高保真,所謂高保真,就是系統會忠實地重播。
我們便會經常用這標準來量度影音器材,但‘如實’又是否代表‘好’呢?‘如實’是客觀的,而‘好’是主觀的價值判斷。舉個例子,在我醉心研究音响器材的年代(廿多三十年前),一個方便量度音響器材保真程度的技術參數便是THD(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一般的平價擴音機,THD便在 1-5%之級別,工程師不知要多努力,又增加多少成本,才可把THD降低到0.01%的級別。
但最諷刺的卻是,頂級擴音機(售價十萬以上的),其THD可能高達10%,多有趣!
用諸攝影,我也可以隨便說出幾十個指標,這些指標,都是量度器材是否能如實記錄和重現光學資料。太太就經常調笑地說,一說到照片,我總是看出其他人根本不留意的問題。事實上,我這種眼光,亦經常為我帶來麻煩,例如,有一次在老友的聚會中,有位極有名氣的攝影教授,他展示其最新作品,老友們都大讚不已,特別,這些是女模的豔照,就祗有我,脫下近視眼鏡,近距離檢視有關照片,然後問:‘為甚麼這裏會有banding的?’
教授有點不好意思的說:‘Exposure低了約三分二級,谷上……但極少人會看得出!’
老友們,真對不起,以我今天的眼力,若我不除下眼鏡,作近距離檢視,還會有問題嗎?在‘放大鏡’下看世界,很多時都會本末倒置,藝術就不單是‘如實’,例如,有一傳承自蘇俄的畫派,便要把畫畫到和照片沒有分別,但我個人就認為,這種畫派的意義其實不大,要求真到這個地步,不就拍一張照片罷!
Lomo強調的Lo-fi就正正是Hi-fi的相反,Lomo的相片總是有技術問題的,不是色調誇張失實,就是過光或過暗,不正常的反差,還會出現很多不規則的模糊……但這些就正是攝影有趣的一面。回想我自己的攝影歷程,一直都著眼於技術的正確性,說穿了,實在是‘自我’(ego)的膨脹,我就是要證明給別人看,我可以拍出一張清晰無暇的照片,漸漸,甚至祗是為滿足‘自我’。
我已再無興趣去證明甚麼,若有人說我不懂用相機,由他罷。今天,我就是拿著一部玩具機在街上行走試拍,這是個十分美妙的經驗,現在,我做任何事,都必是要令自己開心快樂的,重執玩具級相機,實帶來了不少樂趣,沒有任何技術上的操控,就是連取景都不大準確,一切都是‘斷估’,按下快門後,便要等菲林沖洗出來才會知結果,期待本身就是一種樂趣!
未完,下文再續。
菲林相機
自從在二千年買入第一部數碼相機後,我便有接近十年沒有接觸菲林了!
最近,我要思考一個題目,在網上遊走一下,有個意外收穫,這就是重燃了我對菲林相機的興趣。我發現了Lomo相機,不,不單是相機,是Lomo社群,或我先解釋甚麼是Lomo,Lomo是Lomography的簡稱,是一系列菲林相機的品牌,也是一種攝影態度,也是一個社群,也是一種哲學,也是……
我特地到香港唯一的Lomo專門店走了兩次,本來我是想挑一部回去的,但就是尚未能說服我自己,原因頗多,其中之一,就是Lomo的性價比,實在令我這個技術人難以忍受。塑膠機身,塑膠鏡頭(有一兩款是玻璃鏡的),設計原始,極多的型號都是固定光圈和快門,它們就很自然地令我想起兒時的第一部‘玩具機’。
Lomo的售價由數百至數千不等,花這個價錢來買一部‘玩具機’?究竟又有甚麼賣點呢?以我的觀察,這其實就是對‘數碼時代’的一種反撲,你知道當我買入第一部數碼相機時有多興奮?當時我的相機折合港幣五千多元,但規格就及不上今天一部三數百元的,但就算如此,當時我已視這為寶貝,因為數碼機在多方面都遠超菲林機,又或更準確的說,我的數碼機幫我解決了很多使用菲林機的問題。
數碼相機的好處,真是多不勝數,例如是運作成本低(接近零成本)、即影即看、照片還可很方便的由電腦進行後期製作等等……
單從技術和性價比考慮,我再想不到任何使用菲林的理由,或更準確的說,若把攝影看成是科學,菲林便全輸給數碼了!但攝影就不是科學(至少不全是科學),攝影是藝術,攝影是門讓人快樂的活動,攝影是……
大部份Lomo的相機都是極為原始的,用料亦極為普通,拍出來的照片其實有極多的失誤,就算沒有失誤,‘質素’也非常差。但我就是要在質素兩字加上引號,原因就是‘質素’是要有其參考準則的。若單從科學技術的角度出發,一部相機(或更準確的說是‘攝影系統’)就是要真實準確地記錄(record)和再造(reproduce)有關場情的光學訊息。
但幾可亂真的圖像,就是藝術嗎?Lomo就是把‘失真’當成是其最重要‘賣點’,鬆濛的影像,誇張失實的顏色,變形的線條,以至塗鴉式的特別效果,便成了Lomo的特色,也就是整個社群追尋的目標。
有人會對Lomo的成功作出負面的評價,並以此為市場推廣之惡的一個例子,這就是通過有效的市場推廣,壞的產品仍可賣得出,不單賣得出,還可以賣到好價錢。今天,我並不想一般性地討論這問題,但若應用到Lomo上,我就不敢苟同,雖然,我仍未能說服到我自己買一部回家,但我就確實很喜歡這些‘失實’的照片。
當然,我可以拍一張‘如實’的數碼照片,然後通過電腦後期製作‘扮出’Lomo效果,但這就有如我們可以通過電腦,把一張照片‘變成’油畫,但這就和由畫家一筆一筆畫出來的油畫絶不可同日而語!
我仍不想去買一部Lomo,但就在網上拍賣場,用幾十塊錢買了一部傻瓜菲林機,這部機之簡單就像我兒時的玩具機,可能我就是要拾回兒時的創意罷!
菲林機的運作成本高昂,若從理性的角度出發,並沒有任何必要在一次性的器材上太過節省,但我就是這樣,又或我想先試一兩筒,看看是否真正的喜歡,再作決定罷!
最近,我要思考一個題目,在網上遊走一下,有個意外收穫,這就是重燃了我對菲林相機的興趣。我發現了Lomo相機,不,不單是相機,是Lomo社群,或我先解釋甚麼是Lomo,Lomo是Lomography的簡稱,是一系列菲林相機的品牌,也是一種攝影態度,也是一個社群,也是一種哲學,也是……
我特地到香港唯一的Lomo專門店走了兩次,本來我是想挑一部回去的,但就是尚未能說服我自己,原因頗多,其中之一,就是Lomo的性價比,實在令我這個技術人難以忍受。塑膠機身,塑膠鏡頭(有一兩款是玻璃鏡的),設計原始,極多的型號都是固定光圈和快門,它們就很自然地令我想起兒時的第一部‘玩具機’。
Lomo的售價由數百至數千不等,花這個價錢來買一部‘玩具機’?究竟又有甚麼賣點呢?以我的觀察,這其實就是對‘數碼時代’的一種反撲,你知道當我買入第一部數碼相機時有多興奮?當時我的相機折合港幣五千多元,但規格就及不上今天一部三數百元的,但就算如此,當時我已視這為寶貝,因為數碼機在多方面都遠超菲林機,又或更準確的說,我的數碼機幫我解決了很多使用菲林機的問題。
數碼相機的好處,真是多不勝數,例如是運作成本低(接近零成本)、即影即看、照片還可很方便的由電腦進行後期製作等等……
單從技術和性價比考慮,我再想不到任何使用菲林的理由,或更準確的說,若把攝影看成是科學,菲林便全輸給數碼了!但攝影就不是科學(至少不全是科學),攝影是藝術,攝影是門讓人快樂的活動,攝影是……
大部份Lomo的相機都是極為原始的,用料亦極為普通,拍出來的照片其實有極多的失誤,就算沒有失誤,‘質素’也非常差。但我就是要在質素兩字加上引號,原因就是‘質素’是要有其參考準則的。若單從科學技術的角度出發,一部相機(或更準確的說是‘攝影系統’)就是要真實準確地記錄(record)和再造(reproduce)有關場情的光學訊息。
但幾可亂真的圖像,就是藝術嗎?Lomo就是把‘失真’當成是其最重要‘賣點’,鬆濛的影像,誇張失實的顏色,變形的線條,以至塗鴉式的特別效果,便成了Lomo的特色,也就是整個社群追尋的目標。
有人會對Lomo的成功作出負面的評價,並以此為市場推廣之惡的一個例子,這就是通過有效的市場推廣,壞的產品仍可賣得出,不單賣得出,還可以賣到好價錢。今天,我並不想一般性地討論這問題,但若應用到Lomo上,我就不敢苟同,雖然,我仍未能說服到我自己買一部回家,但我就確實很喜歡這些‘失實’的照片。
當然,我可以拍一張‘如實’的數碼照片,然後通過電腦後期製作‘扮出’Lomo效果,但這就有如我們可以通過電腦,把一張照片‘變成’油畫,但這就和由畫家一筆一筆畫出來的油畫絶不可同日而語!
我仍不想去買一部Lomo,但就在網上拍賣場,用幾十塊錢買了一部傻瓜菲林機,這部機之簡單就像我兒時的玩具機,可能我就是要拾回兒時的創意罷!
菲林機的運作成本高昂,若從理性的角度出發,並沒有任何必要在一次性的器材上太過節省,但我就是這樣,又或我想先試一兩筒,看看是否真正的喜歡,再作決定罷!
2009年10月11日 星期日
法庭
親人走了,又走得這麼突然和離奇,按香港法律是要解剖驗屍的.親人當然並不情願,死因庭可以在休庭時讓直系親屬面見死因裁判官.由於我不是死者的直系親屬,並沒有發言權,但法庭是開放的,我當然可以旁聽.
我一直都說要抽點時間到法庭聽審,但又不停為自己找借口.直到今天,我就祗是到過法庭三次,第一次,是我要履行公民責任,輪選當陪審員.第二次,是太太要輪選當陪審員,她忘了帶些重要的東西,我便權當‘速遞’.想也想不到,第三次是為了這個理由!
雖然是休庭面見,但法庭就是法庭,仍嚴謹萬分.死因裁判官就問家屬有甚麼話要說,由於老人家說話會經常重覆,‘官’便提省說過的便無需再說,除此以外,‘官’就祗是問過一個簡單問題.
接著便是一片死寂,‘官’的筆不停的動,法庭內就靜到連筆與紙摩擦的聲音都聽得一清二楚!
對‘官’這個動作,我起初實在非常不解,直至幾分鐘後,‘官’的筆終停了,口也接著開了,這時我才明白,這就是‘官腔’.但必需先說明,我以‘官腔’來形容實全無貶意,這就祗是說其標準和嚴謹而已.
‘官’先解釋基本法律觀點,香港是如何嚴謹看待生死,以及有關的法律程序,最後,在這情況下解剖的必要性!
我雖極不希望親人的遺體要解剖,但又同時很感恩我住在香港,若一個人死得離奇,都沒有人理會,我們又如何講對生命的尊重呢?我有絶對信心,肯定親人的離世,絶對與任何刑事罪行無關,但這就祗是‘信心’而已.基於這個‘信心’我當然覺得並沒有解剖的必要,但尊重法治的意思就是要‘一貫’,若合你的意思便是‘好’,便支持,相反就是‘壞’,就不支持,這是‘尊重法治’嗎?
我一直都說要抽點時間到法庭聽審,但又不停為自己找借口.直到今天,我就祗是到過法庭三次,第一次,是我要履行公民責任,輪選當陪審員.第二次,是太太要輪選當陪審員,她忘了帶些重要的東西,我便權當‘速遞’.想也想不到,第三次是為了這個理由!
雖然是休庭面見,但法庭就是法庭,仍嚴謹萬分.死因裁判官就問家屬有甚麼話要說,由於老人家說話會經常重覆,‘官’便提省說過的便無需再說,除此以外,‘官’就祗是問過一個簡單問題.
接著便是一片死寂,‘官’的筆不停的動,法庭內就靜到連筆與紙摩擦的聲音都聽得一清二楚!
對‘官’這個動作,我起初實在非常不解,直至幾分鐘後,‘官’的筆終停了,口也接著開了,這時我才明白,這就是‘官腔’.但必需先說明,我以‘官腔’來形容實全無貶意,這就祗是說其標準和嚴謹而已.
‘官’先解釋基本法律觀點,香港是如何嚴謹看待生死,以及有關的法律程序,最後,在這情況下解剖的必要性!
我雖極不希望親人的遺體要解剖,但又同時很感恩我住在香港,若一個人死得離奇,都沒有人理會,我們又如何講對生命的尊重呢?我有絶對信心,肯定親人的離世,絶對與任何刑事罪行無關,但這就祗是‘信心’而已.基於這個‘信心’我當然覺得並沒有解剖的必要,但尊重法治的意思就是要‘一貫’,若合你的意思便是‘好’,便支持,相反就是‘壞’,就不支持,這是‘尊重法治’嗎?
2009年10月10日 星期六
理性與信心(二)
我的辦公室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在討論技術問題時,絶不可以說如‘觀點與角度’等的廢話。
在討論非科學問題時,‘觀點與角度’這些說法並不全廢,但一講到科學技術,這些便是一等一的廢話!
就以上文提到的‘日心說’與‘地心說’之爭論為例,有人會說,既然我們可以說地球繞著太陽轉,為甚麼不可以同時認為太陽繞著地球轉呢?我們站在地球,不就是可以作出太陽繞著地球轉的結論,相反,若我們可以站在太陽,不就是可以看到地球繞著太陽轉嗎?這不就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嗎?
但這就是‘偽科學’的態度,在‘廣義相對論’的範式,就是無需理會誰繞著誰,那種說法都可以。既然,兩者都正確,那還有甚麼好爭論呢?所以,我就是說‘在廣義相對論’範式,討論‘日心’或‘地心’根本就是毫無意義的!
就是因為我們普遍接受了牛頓的經典力學,並以此為我們文明和科技發展的根基,若我們假設地球不動,而太陽繞著我們轉,經典力學便立刻失效,這才是問題的核心!同樣,如上文所舉的例子,一個向地跌的籃球,你同樣可以看成是靜止不動,祗是地球在向籃球加速,但若這樣,經典力學的公式也會完全失效而已!
有一群僧人看見一面旗幟隨風飄揚,其中有人說是旗在動,有人堅持是風在動,由此引發了連場激辯,最後有位‘小子’說:‘是心在動!’這‘小子’,就是六祖慧能!
我暫不談禪和佛,從科學哲學的角度出發,又何謂‘心動’呢?在科學哲學上,這便可以代表著不嚴謹和認真的偽科學討論。誰動誰不動就要找一個參考座標相對而言,就有如在道路上的車和行人,我們可以以路面為參考座標,動與不動是相對於路面而言。但這參考座標是真正的‘靜止’嗎?地球實在就是在高速自轉和公轉,在這個範式內,路面又怎會是靜止的呢?
在經典力學的範式,這個參考座標並不是可以亂選的,要符合特定的條件才可以,選擇路面為參考座標就在某程度上(註)符合這些條件。所以問題其實很簡單,一選定了參考座標,再討論誰靜誰動才會有意義。
大部份浪費時間的無謂討論,都是源於‘心動’,這就是討論的參與者,根本就有不同的參考座標,更壞的情況就是同一人,在討論過程中,不停在轉變其參考座標!
電腦編程是項極為理性的工作,我容不下花時間在這些浪費時間的討論上,更嚴重的問題就是朝這個方向討論,就祗會令人思想混亂。
但請不要誤會,我和客戶開會時,我是會經常會說如‘觀點與角度’等等廢話的。電腦工作其實可粗略分成兩個部份:對人和對機!客戶會議,就是前者,大部份人都祗會按常識(偏見)思考,理性離人實在很遠,‘廢話’經常就是最有用的商業語言!
未完,下文再續。
註:嚴格來說,路面並不完全符合作為參考座標的條件,但現實上,其引起的偏差在大部份的情況都可忽略。
在討論非科學問題時,‘觀點與角度’這些說法並不全廢,但一講到科學技術,這些便是一等一的廢話!
就以上文提到的‘日心說’與‘地心說’之爭論為例,有人會說,既然我們可以說地球繞著太陽轉,為甚麼不可以同時認為太陽繞著地球轉呢?我們站在地球,不就是可以作出太陽繞著地球轉的結論,相反,若我們可以站在太陽,不就是可以看到地球繞著太陽轉嗎?這不就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嗎?
但這就是‘偽科學’的態度,在‘廣義相對論’的範式,就是無需理會誰繞著誰,那種說法都可以。既然,兩者都正確,那還有甚麼好爭論呢?所以,我就是說‘在廣義相對論’範式,討論‘日心’或‘地心’根本就是毫無意義的!
就是因為我們普遍接受了牛頓的經典力學,並以此為我們文明和科技發展的根基,若我們假設地球不動,而太陽繞著我們轉,經典力學便立刻失效,這才是問題的核心!同樣,如上文所舉的例子,一個向地跌的籃球,你同樣可以看成是靜止不動,祗是地球在向籃球加速,但若這樣,經典力學的公式也會完全失效而已!
有一群僧人看見一面旗幟隨風飄揚,其中有人說是旗在動,有人堅持是風在動,由此引發了連場激辯,最後有位‘小子’說:‘是心在動!’這‘小子’,就是六祖慧能!
我暫不談禪和佛,從科學哲學的角度出發,又何謂‘心動’呢?在科學哲學上,這便可以代表著不嚴謹和認真的偽科學討論。誰動誰不動就要找一個參考座標相對而言,就有如在道路上的車和行人,我們可以以路面為參考座標,動與不動是相對於路面而言。但這參考座標是真正的‘靜止’嗎?地球實在就是在高速自轉和公轉,在這個範式內,路面又怎會是靜止的呢?
在經典力學的範式,這個參考座標並不是可以亂選的,要符合特定的條件才可以,選擇路面為參考座標就在某程度上(註)符合這些條件。所以問題其實很簡單,一選定了參考座標,再討論誰靜誰動才會有意義。
大部份浪費時間的無謂討論,都是源於‘心動’,這就是討論的參與者,根本就有不同的參考座標,更壞的情況就是同一人,在討論過程中,不停在轉變其參考座標!
電腦編程是項極為理性的工作,我容不下花時間在這些浪費時間的討論上,更嚴重的問題就是朝這個方向討論,就祗會令人思想混亂。
但請不要誤會,我和客戶開會時,我是會經常會說如‘觀點與角度’等等廢話的。電腦工作其實可粗略分成兩個部份:對人和對機!客戶會議,就是前者,大部份人都祗會按常識(偏見)思考,理性離人實在很遠,‘廢話’經常就是最有用的商業語言!
未完,下文再續。
註:嚴格來說,路面並不完全符合作為參考座標的條件,但現實上,其引起的偏差在大部份的情況都可忽略。
2009年10月9日 星期五
理性與信心(一)
在《科學實驗》一文中,我以‘日心說’並不比‘地心說’更科學作結,今天,我便重點討論一下這問題。
我已在世上活了萬多兩萬天,每天太陽都是從東面升起,在西方下山,沒有一天有例外,這不是明明白白觀察到太陽繞著我們(地球)轉嗎?
你又可有地球繞著太陽轉的親身經驗嗎?我可以說你沒有,那你又如何肯定‘日心說’呢?
我就曾問過很多人,其中不乏飽學之士,但真正答得出合乎理性答案的,就真是絶無僅有。大部份人的理由就是教科書是這麼說的,老師是這麼說的,科學家是這麼說的!有人會嘲笑緊信宗教經典的人非理性或迷信,但自省一下,我們又是很有理由地相信‘日心說’嗎?沒有理由而信,是理性,是科學嗎?
再進一步推敲,我們今天很多所謂知識學問,又有多少真正乎合理性的要求的呢?但必需說明,不科學、不理性並不一定等如‘無用’,這點,下文我會再詳細討論,但由於太重要,不得不先提出。
在進一步討論前,我先說明我對‘日心說’和‘地心說’的立場:在經典力學的範式(paradigm),以今天已知的實驗和證據,‘日心說’是個比‘地心說’更接近實驗觀察的數學模型!
以上一句基本上並不是中文,因為中文從來都不是一個寫邏輯的語言,但就是我把以上的理念用英文或德文再寫一次,可能會好一點,但仍未達‘科學’和‘理性’的要求,‘理性’其實是離‘常識’很遠!
好,我現在便分析一下這不是給人看的句子,‘在經典力學的範式’,為甚麼要這樣說呢?我們就是在討論誰繞著誰轉,這便是一個‘相對’(relative)的問題。例如,有輛汽車在接近你,究竟是你在動,還是車在動,還是你和車都在動呢?物理學家一直都想解決這個問題,最理想的情況就是物理定律無需理會誰在動,甚麼情況都正確。
可惜,牛頓的經典力學並不能妥善解決這個問題,牛頓在逼不得以的情況下,就祗好引入所謂‘慣性參考系統’(Inertial frame of reference)的概念,規定相對運動的參考座標。很難明!?是的,科學和理性,從來都不易明,就讓我舉一個不太準確的例子,不準確的原因就是準確的就祗可以用嚴謹的數學來表達,大家就更難理解。
想像一下,若你手執一個籃球,放手,籃球便會向下跌,簡單!物理教科書會告訴你,籃球下跌是因為地球有地心吸力,所以吸引藍球下跌,或更準確的說:籃球向地心加速。又再一次,簡單極了!但我們的假設是地球不動而籃球加速,為甚麼我們不可假設籃球不動,地球向籃球加速呢?不能,更準確的說是在經典物理學上並不能,但在‘廣義相對論’內,這些問題便完全解決了。
要假設大質量(重)的體系不動,這個便是Inertial frame of reference的一種傳釋,(但學理上,這種傳釋並不足夠嚴謹)要認識的重點就是,若我們人人都了解和使用‘廣義相對論’,討論‘日心說’和‘地心說’就是件毫無意義的事。討論這問題,就必需在如經典力學的範式,還要分開是地球在動,還是籃球在動的體系,討論才會有意義!
混亂!?是的,再一次,理性和科學都並非‘常識’。或我再說明一下,經典力學,需要一個靜止(或均速直線運動)的參考座標,所以,相對於這個參考座標,我們才有誰繞著誰轉的問題,但這個靜止參考座標存在的必要,便成了經典力學的一個大缺失,‘相對論’其中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這個參考座標無需再存在。若這個參考座標不存在,討論誰繞著誰便會變得毫無意義!再用車動或人動的例子,常識其實就是假設路面是不動的,這便是參考座標,但若你相信‘日心說’,路其實是以驚人的高速運動著的!
太長了,太累贅了,還是先休息一下,下文再續罷!
我已在世上活了萬多兩萬天,每天太陽都是從東面升起,在西方下山,沒有一天有例外,這不是明明白白觀察到太陽繞著我們(地球)轉嗎?
你又可有地球繞著太陽轉的親身經驗嗎?我可以說你沒有,那你又如何肯定‘日心說’呢?
我就曾問過很多人,其中不乏飽學之士,但真正答得出合乎理性答案的,就真是絶無僅有。大部份人的理由就是教科書是這麼說的,老師是這麼說的,科學家是這麼說的!有人會嘲笑緊信宗教經典的人非理性或迷信,但自省一下,我們又是很有理由地相信‘日心說’嗎?沒有理由而信,是理性,是科學嗎?
再進一步推敲,我們今天很多所謂知識學問,又有多少真正乎合理性的要求的呢?但必需說明,不科學、不理性並不一定等如‘無用’,這點,下文我會再詳細討論,但由於太重要,不得不先提出。
在進一步討論前,我先說明我對‘日心說’和‘地心說’的立場:在經典力學的範式(paradigm),以今天已知的實驗和證據,‘日心說’是個比‘地心說’更接近實驗觀察的數學模型!
以上一句基本上並不是中文,因為中文從來都不是一個寫邏輯的語言,但就是我把以上的理念用英文或德文再寫一次,可能會好一點,但仍未達‘科學’和‘理性’的要求,‘理性’其實是離‘常識’很遠!
好,我現在便分析一下這不是給人看的句子,‘在經典力學的範式’,為甚麼要這樣說呢?我們就是在討論誰繞著誰轉,這便是一個‘相對’(relative)的問題。例如,有輛汽車在接近你,究竟是你在動,還是車在動,還是你和車都在動呢?物理學家一直都想解決這個問題,最理想的情況就是物理定律無需理會誰在動,甚麼情況都正確。
可惜,牛頓的經典力學並不能妥善解決這個問題,牛頓在逼不得以的情況下,就祗好引入所謂‘慣性參考系統’(Inertial frame of reference)的概念,規定相對運動的參考座標。很難明!?是的,科學和理性,從來都不易明,就讓我舉一個不太準確的例子,不準確的原因就是準確的就祗可以用嚴謹的數學來表達,大家就更難理解。
想像一下,若你手執一個籃球,放手,籃球便會向下跌,簡單!物理教科書會告訴你,籃球下跌是因為地球有地心吸力,所以吸引藍球下跌,或更準確的說:籃球向地心加速。又再一次,簡單極了!但我們的假設是地球不動而籃球加速,為甚麼我們不可假設籃球不動,地球向籃球加速呢?不能,更準確的說是在經典物理學上並不能,但在‘廣義相對論’內,這些問題便完全解決了。
要假設大質量(重)的體系不動,這個便是Inertial frame of reference的一種傳釋,(但學理上,這種傳釋並不足夠嚴謹)要認識的重點就是,若我們人人都了解和使用‘廣義相對論’,討論‘日心說’和‘地心說’就是件毫無意義的事。討論這問題,就必需在如經典力學的範式,還要分開是地球在動,還是籃球在動的體系,討論才會有意義!
混亂!?是的,再一次,理性和科學都並非‘常識’。或我再說明一下,經典力學,需要一個靜止(或均速直線運動)的參考座標,所以,相對於這個參考座標,我們才有誰繞著誰轉的問題,但這個靜止參考座標存在的必要,便成了經典力學的一個大缺失,‘相對論’其中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這個參考座標無需再存在。若這個參考座標不存在,討論誰繞著誰便會變得毫無意義!再用車動或人動的例子,常識其實就是假設路面是不動的,這便是參考座標,但若你相信‘日心說’,路其實是以驚人的高速運動著的!
太長了,太累贅了,還是先休息一下,下文再續罷!
2009年10月6日 星期二
平台科技(一)
牛頓曾以嘲笑的語氣說我們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是甚麼意思呢?其實他就是點出了現代科技的一個重要特質,這就是‘累積性’。
行為主義創始人Skinner便從另一角度,很形象化的傳釋這個概念,大意就是今天沒有人會再去看亞理士多德的科學理論,但我們仍會視孔子、蘇格拉底、拍拉圖、耶穌、佛祖等的言論為極有啟發性。Skinner就是認為人文學科從來都沒有進步過。
近三十年,電腦科技突飛猛進,便更彰顯了這個道理,我們或可把這稱為‘平台科技’(platform technology)。簡單來說,電腦的發展就像一個個的‘平台’。舉一個例子,電腦是如何把資料寫進硬盤的呢?我都算是個極資深的程序員,但我就祗可告訴你:天曉得!
廿多年前,我便曾對蘋果二號(Apple II)的軟碟作了深入的研究,一般人就是難以想像就是讀寫一筆資料是如何的複雜!但當年的軟碟與今天的硬盤相比,就可以說是玩具和轟炸機之比,一般人想也想不了硬盤的操作是何等的複雜!
但九成九九以上的人都不用了解這些細節,你在一個應用程式,如Word打開一個檔案,其實可能已使用多個‘平台’,編寫Word的程序員,其實是會叫用一個微軟內部的程式去開啟檔案,他們祗要學懂叫用的方法便可以了,這個程式的內部做些甚麼,根本完全無需理會。但這個程式,也不是直接指揮硬盤的,它亦祗會叫用編程語言的服務,經過多層的叫用後,最後便會叫用視窗系統的硬碟讀寫服務,但這還不是故事的終結,視窗系統還需叫用所謂‘驅動程式’(Driver),這些是由硬件生產商提供的程式,專門去操控她們生產的設備。
‘平台’就成了這幾十年,電腦科技突飛猛進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應用程序員再不用理會複雜的硬件操作,甚至不用理會完成工作的很多細節。我經常打一個比喻,微波爐其實是個高科技的設備,但很多‘微波爐專家’實在對微波一無所知,他們是烹飪專家而不是物理學家,若‘製作微波爐’成了烹飪課程的必修課,可能便永遠沒有人能畢業!
同樣因為電腦有個‘電’字,很多人便會以為‘電腦專家’必定懂‘電學’,現實上,當然不是這回事!
但‘平台’背後,亦有極大的問題,廿多年前的第一次海灣戰爭,從CNN的片段可以看到,伊拉克的防空炮火就有如‘放烟花’一般,或更簡單的說,就是在‘盲射’!今天的防空炮火,實在是個極為複雜的電腦、雷達以至各種不同偵察儀器的組合。出現‘盲射’必然是這系統出現了嚴重問題,而戰後的記錄片,便強調聯軍是如何轟炸伊拉克的雷達系統,但就是有一永遠都不可證實或否定的江湖傳聞,說是蘇聯把伊拉克的防空系統的‘後門’給了美軍。
所謂‘後門’(backdoor),就是系統內故意放置的‘漏洞’,在有需要時,知道‘後門’的人便可影響或操控這系統,《三國演義》內的 ‘木牛流馬’ 便是有‘後門’的,這當然是小說家之言,以當時的技術,這樣的‘後門’接近是不可能的。但現代軍備背後就是電腦,要加進這些‘後門’,可以說是易如反掌!
想想,若發生緊急情況(如戰爭),電腦突然全部停頓,這會是多嚴重的後果,更加不要說武器失控,掉轉槍頭,反攻擊己方!有關問題,下文再續。
行為主義創始人Skinner便從另一角度,很形象化的傳釋這個概念,大意就是今天沒有人會再去看亞理士多德的科學理論,但我們仍會視孔子、蘇格拉底、拍拉圖、耶穌、佛祖等的言論為極有啟發性。Skinner就是認為人文學科從來都沒有進步過。
近三十年,電腦科技突飛猛進,便更彰顯了這個道理,我們或可把這稱為‘平台科技’(platform technology)。簡單來說,電腦的發展就像一個個的‘平台’。舉一個例子,電腦是如何把資料寫進硬盤的呢?我都算是個極資深的程序員,但我就祗可告訴你:天曉得!
廿多年前,我便曾對蘋果二號(Apple II)的軟碟作了深入的研究,一般人就是難以想像就是讀寫一筆資料是如何的複雜!但當年的軟碟與今天的硬盤相比,就可以說是玩具和轟炸機之比,一般人想也想不了硬盤的操作是何等的複雜!
但九成九九以上的人都不用了解這些細節,你在一個應用程式,如Word打開一個檔案,其實可能已使用多個‘平台’,編寫Word的程序員,其實是會叫用一個微軟內部的程式去開啟檔案,他們祗要學懂叫用的方法便可以了,這個程式的內部做些甚麼,根本完全無需理會。但這個程式,也不是直接指揮硬盤的,它亦祗會叫用編程語言的服務,經過多層的叫用後,最後便會叫用視窗系統的硬碟讀寫服務,但這還不是故事的終結,視窗系統還需叫用所謂‘驅動程式’(Driver),這些是由硬件生產商提供的程式,專門去操控她們生產的設備。
‘平台’就成了這幾十年,電腦科技突飛猛進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應用程序員再不用理會複雜的硬件操作,甚至不用理會完成工作的很多細節。我經常打一個比喻,微波爐其實是個高科技的設備,但很多‘微波爐專家’實在對微波一無所知,他們是烹飪專家而不是物理學家,若‘製作微波爐’成了烹飪課程的必修課,可能便永遠沒有人能畢業!
同樣因為電腦有個‘電’字,很多人便會以為‘電腦專家’必定懂‘電學’,現實上,當然不是這回事!
但‘平台’背後,亦有極大的問題,廿多年前的第一次海灣戰爭,從CNN的片段可以看到,伊拉克的防空炮火就有如‘放烟花’一般,或更簡單的說,就是在‘盲射’!今天的防空炮火,實在是個極為複雜的電腦、雷達以至各種不同偵察儀器的組合。出現‘盲射’必然是這系統出現了嚴重問題,而戰後的記錄片,便強調聯軍是如何轟炸伊拉克的雷達系統,但就是有一永遠都不可證實或否定的江湖傳聞,說是蘇聯把伊拉克的防空系統的‘後門’給了美軍。
所謂‘後門’(backdoor),就是系統內故意放置的‘漏洞’,在有需要時,知道‘後門’的人便可影響或操控這系統,《三國演義》內的 ‘木牛流馬’ 便是有‘後門’的,這當然是小說家之言,以當時的技術,這樣的‘後門’接近是不可能的。但現代軍備背後就是電腦,要加進這些‘後門’,可以說是易如反掌!
想想,若發生緊急情況(如戰爭),電腦突然全部停頓,這會是多嚴重的後果,更加不要說武器失控,掉轉槍頭,反攻擊己方!有關問題,下文再續。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