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看到一部大概名為《狀元、狀扁、女狀元》的粵語片,其內容真令人發笑,編導完全不了解科舉制度,這個所謂‘狀扁’就是一個高官之子,不但胸無點墨,甚至用今天的語言說,就是有點弱智,但這高官居然在殿上對皇帝說,他的子做不成狀元,都應有個探花的頭銜……
就算在當時,我都一笑置之,後來,我更認識到科舉是何等的嚴謹,就以清朝為例,試卷需經人抄寫,以免考官可辨認筆跡。除殿試外,就連皇帝都不可干預考試的評核。當然,要作弊也總是有方法的,但一經發現,便會‘死得人多’!戲中的高官這樣說,經已是誅九族的大罪!
事實上,歷朝的制度雖有差異,但基本原則就非常清晰和一致。皇帝和某些封號是世襲的,但科舉就一定要憑學問。某些朝代有賣官的陃習,但這些用錢買回來的官,和由科舉出來的,就不可相提並論,在清朝以錢買回來的官稱為‘濁流’,這些以真材實學參加科舉的便稱為‘清流’,不論官有多大,‘濁流’在‘清流’前都是永遠抬不起頭的。從很多角度去量度,可能今天的吏治,也沒有古時的嚴謹!
英國人來到中國,便被這種以學問取士的制度所吸引,回去便開始發展一套類似的文官制度,香港也承襲了這制度,政務官(Administrative Officer AO)是全球招聘的,幾十年前,每年約會取錄廿多人,但一般應徵人數就有兩三千。
回歸前,香港基於種種原因,特別是中國政府的反對,一直都不能發展民主政制,AO雖是百中挑一的精英,但就一直都強調政治中立,他們就祗是‘技術官僚’。而政治,就由英國派來的官員負責,AO就祗是執行政策的‘機器’!
現時的香港特首,並沒有大學學位,進了政府就祗可當EO,後來,被派到美國進修,及後取得碩士學位,以這學歷晉升AO,官運一直亨通,回歸前便官拜財政司。回歸後發生董陳不和,陳方安生下台,曾便升任政務司司長,及後,老董以腳痛為理由辭職,他便坐上特首之位!
剛上任時,他的表現也不太差勁,但越來就越不像樣。前兩天,他居然膽敢在立法會上說他代表全部香港人表達對廿年前北京慘案的看法,引起廿三名泛民議員離場抗議,及後,他也不得不為他這樣離譜的言論公開道歉!
若還有半點羞恥之心,可以說出這種話嗎?以往的AO清楚自己祗是技術官僚,清楚自己就祗是代表政府推行政策的‘機器’,並不代表任何市民!曾特首,你有的就祗是六百多毫無代表性的小圈子選票,這六百多票根本就代表不了誰!立法會的泛民議員有八成以上的全港選民授權,但就祗有這廿三席!現在這廿三名有八成選民授權的議員全體退席抗議,你還可以代表誰?
就算是清朝的官,也自知他們就祗是代表朝廷,或更直接的說,祗代表皇帝,絶不會自以為代表百姓。曾特首,你就比《狀元、狀扁、女狀元》更可笑,民意代表是需要授權的,若你在美國時,是認認真真的讀你的公共行政碩士,這點還要我提醒你嗎?你代表民意!?妄想!
對這鬧劇,除了笑外,還可有甚麼反應呢?本來這是‘嘲笑’,但再想深一層,這便變成‘苦笑’!我們何時才可有真正代表民意的特首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