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友改裝了一部售價還不到二百元的數碼相機做些特別用途,我對好友的創意和能力都深感佩服,更在過程中,不禁回想這幾十年,電子業生產力的高速發展.今天,售價幾百元的數碼相機,就可能相當於十年前,幾千元的貨色,更早期的就不用再說了.
我們現在都會期望科技產品價格‘與時下跌’,或可稱為‘價格收縮’罷!這就與從前,我們相信‘價格膨漲’的概念相反.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用一點就少一點,理論上,一樣東西的量越少,其價格便應越高,這也是說原材料的價格應與時上升,由此推論,商品價格也應是隨時間而上升的,這便是我們熟悉的‘通貨膨漲’(當然,這也與貨幣供應和其他複雜問題有關,這裏是作了不少簡化).
貨物的生產成本,除原材料外,另一重要因素便是工資,隨著社會的發展,正常來說,工資是會向上調的,所以,生產成本亦應向上.
但為甚麼我們又會期望科技產品售價會不升反跌呢?這便是由於生產力上升,這對電子和電腦就明顯非常,生產科技的不停改進,不單令不可能的變成可能,更令價格大跌.生產力的上升不單抵銷,而是遠超於原材料價格和工資的升幅,於是價格不升反跌.
馬克思就是預言當生產力飽和時,資本家和工人便會發生嚴重的對立,工人由於擁有生產技術,祗要把資本家壟斷的‘生產資產’接收過來,停止剝削,均分生產力成果,這便可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所以,最終社會便會發生‘工人階級革命’!
但直至今天,‘工人階級革命’有出現過嗎?‘生產力’又真的‘飽和’了嗎?
這些問題實在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楚的,今天,我便先討論一下有關‘生產力飽和’的問題.就以今天的香港為例罷,‘溫飽’是必然的,但單是‘溫飽’就可以了嗎?非也!康德在其『少年維特的煩惱』中便不經意地提到,在當時的歐洲,就連皇族公主都要到河邊打水.今天香港的‘貧民’在某方面的生活水不平,可能經已和十八世紀的歐洲貴族相若,至少,我們並不需要打水.再舉另一個例子,我們今天會視穿潔淨的衣服是理所當然的,但在幾百年前,衣服經已非常貴重,洗衣更需大量的清水和人力,不要說每天清洗衣服,就算是每月清洗衣服都祗有貴族才可負擔得起.就是不要說得這麼遠,我小時候,全家的衣服都是由先母負責清洗的,我的校服都祗可一兩星期才清洗一次.本來,我的冬季運動校服就是設計來吸汗的,但先母就要我在裏面先穿內衣,因為這厚厚的運動服並不是可以經常清洗的!而且,她會期望這運動服是要穿很多年的,太多的清洗便會令其加快變舊!
這說明了甚麼?貴族的生活水平足夠了嗎?若以幾百年前,歐洲貴族的溫、飽、穿的標準,我們不就全達到了嗎?看來,生產力的飽和並不可能發生,箇中原因和其他問題,下文再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