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家庭命運(一)

故事發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仁國忠是個技工,育有兩女一子,一家五口的生活並不富裕,但在香港政府提供的基本福利下,生活尚算安穩。例如他們住在‘廉租屋’,而在小學就讀的子女不單無需學費,還可以申請書簿津貼等等……

更難得的是三名子女都專心向學,成績名列前茅,在這個經濟起飛的時代,不要說考上大學,就算是能中學畢業,生活都可大大改善。而這三名小孩就好像正朝這個方向努力。

仁國忠基本上是個好工人,好爸爸,但他心中有點事放不下。他就是覺得同事們在排擠他,總是不邀請他參加工餘活動。

他很努力的去搞關係,終有同事邀請他參加生日晚宴,所謂晚宴,祗不過是在家中吃一頓飯而已,但對他來說,這是件大事,這就標誌著同事對他的認同。

他穿上了最好的衣服,也從儲蓄內拿了五十元出來買禮券,席上他很自豪地拿出了禮卷,那知主人家卻說:‘自己人不要來這套了,你的環境我很清楚的,這點錢不如省下來給小朋友買點吃的罷!’

‘這是甚麼意思!?就是看扁我罷!’ 仁國忠心想。‘好,你可以做生日,那我就不可以嗎?’

但是再看一看,又不容他不洩氣,這家除擺設得美侖美奐外,還有多款電器,如黑白電視,唱機等等……他家中唯一的電器也不過是部廉價的原子粒收音機而已!在自己家中擺生日,不就是自暴其醜!

回家後他便向太太‘發表’了一篇慷慨激昂的“家庭政策演說”,他還引用在收音機聽到的甚麼‘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他要站起來,要向所有看扁他的人宣戰!

他制定了一個半年計劃,在六個月後的生日前,要買彩色電視,唱機等等……然後把全部同事請回家慶祝生日,要讓他們看看他站了起來了!

但錢從何來呢?家庭的儲蓄根本就遠不夠,他就向太太的嫁妝(幾件金器)打主意,他對太太說,這是有關家庭命運的大事,若他站不起來,同事便會看扁他,欺負他,最後可能連工作也不保,何況祗是拿金器去典當,日後是可贖回來的。太太萬般的不願,但仍說不過他,拿了金器出來。

可是,這些電器的價錢,遠超想像,難道就這樣放棄嗎?不,排除萬難,爭取最後勝利。於是他便嘗試議價,店員給他打了八折,但仍買不起,店員提議分期付款,祗要支付了首期,以後按月供款便成了。他喜出望外,這樣,不單爭取了勝利,手上還有請客的現金。

他終邀請了全部同事回家吃生日酒,菜式非常豐富,‘威’盡了!但不到一半的同事應邀出席,沒關係,不來是他們的損失!他開啟了電視,其繽紛亮麗的畫面,令他感到自豪,感到自己站起來了!

可是同事們完全沒理會電視機的畫面,就好像沒看到一樣。看不到總會聽得到罷,於是他開始‘背誦’從推銷員聽來的彩電資訊,簡直就把這台說到是世上最好的,最先進的,說了半天,終有人問他花了多少錢,他說了,這位同事便說他買貴了近一倍,而且還說這已是過時落後的型號,很容易損壞云云!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質素真的很差,電視機不久就再開不動了,找維修,店員說這是特價品,祗有三個月保養。他怒了,說不會再供款,但店員說這與他們無關,銀行的貸款,銀行自有處理的辦法!

後事如何,下文再續。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國家命運》(二)

‘兩彈一星’計劃的實現,被強烈宣傳成中國科學的新里程,甚或是中國超英趕美的偉大的成就。

這個說法就頗有問題,首先,製造核彈嚴格來說應歸入科學還是技術的領域還尚有爭議。我個人就認為是技術遠大於科學。

如何分科學和技術呢?按科學哲學的分野,科學應以好奇探索出發,以及以打破現有理論為任。按這個定義,原子理論經已出台,問題就是如何把理論變成一個實實在的炸彈,這就是技術多於科學。

有人說我的定義太不切實際了!但請想想,諾貝爾物理學獎,除了極少數例子外(如光纖和CCD),有那個得獎者的研究項目是件產品或技術呢?若非內行,根本很難知道他們在做甚麼!發現新的原子理論當然有拿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機會,製造核彈就絕不能!

好,或暫時不執著於科學與技術之別,有人會說,總之就是帶動了整個中國的科技發展!錯!

核彈研究耗用了全國絕大部分的資源,不論是人材、金錢、電力、材料、以至電腦。劇中便有一場戲,講述從整個上海的學術界"搶奪"電腦,令上海學術界沒法接觸電腦,就算在北京,要用電腦就要排期兩年之久。這祗是眾多例子中的一個而已,可以想像,為了研發核彈,全國的科研資源是何等的匱乏,這樣是促進還是拖慢了整個中國的科研發展呢?

有人也會說,軍事科技可以轉為民用,今天很多民用科技如數碼攝影、數碼傳送技術等等……本來就不是太空科技嗎?這種想法對一半錯一半,首先,美國的確是有不少太空科技轉為民用,但其成本效益實在很值得懷疑,而亦有不少例子,是民間平行或及後發展出類似的技術的。這並不奇怪,尖端科技永遠是保密的。就算在國外,都要等相當時間,才會公開這些技術。但在中國,情況就更惡劣,核彈研發的技術絕大部分都列為最高機密,而中國沒有任何公開資料的概念(更加不要說法律了),有些資料更會永遠保密,民間絕難分享!

有一說是核彈的研製是項巨大的系統工程,雖然保密但仍有大量的生產單位參與,在嚴格的技術要求下,她們的技術水平亦會大大提升。這就是所謂由高科技帶動下游科技。

這種想法亦錯得很,舉個例子,如用於核彈試驗的鋼架,確實是冶金技術的一個大成就,但這項技術轉移到了民間嗎?非也非也!中國的民間冶金技術一直大大落後於世界。

為甚麼核彈研究的成果,不能如國外般,可令民間受惠呢?這個問題不容易三言兩語去回答,或我又用劇中的一場戲作例子。這就是說在飛彈試驗前的檢查中,查出有一條細毛附在電子設備之上,對飛彈而言,一條細毛可能會干擾電子零件的運作,出現嚴重事故。劇中便說用了很多辦法都無法取出這條細毛,最後,想出了一個土法解決了問題。這是個非常值得表揚的處事態度,若中國的工業可由這類人來領導,可能早就擠身世界前列。

但平心而論,這種一絲不苟的精神,真的進入了民間工業嗎?在政治掛帥的環境,容得下說真話,做實事的人嗎?更何況,這些人材有機會為民間服務嗎?

反觀二戰後的美國,大批參與過核彈研制的科學家都退役,有的回到大學任教,有的投身了民間工業和科研事業,當然,他們絕不能透露任何機密資料,但他們對美國整體的科研和工業是功不可沒的。(註)其中一個佼佼者就是費曼,他被視為愛因斯坦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他參與了核彈的研發工作,退役後便在大學取得教席,貢獻學術界,及後更在量子理論取得重大成就,更得了諾貝爾獎。而參與‘兩彈一星’的科學們呢?除了一兩位頭面人物外,大部份不是被鬥臭鬥死,便是因保密問題而在人間消失!根本沒有回饋民間的機會。不說這些頂級科學家,就算在研發核彈時,盡心盡力,養成了優良的技術根基和認真工作態度的技術人員,有機會回民間企業工作,甚或當主管嗎?更不要說他們可以獲得改革企業的權力。

就算時至今天,中國的尖端技術仍是遠離現實,不要說軍轉民,就算軍事科技之間都不是這麼容易轉換。舉個例子,雖然已有火箭發動機的技術,但是戰鬥機的發動機技術仍遠遠落後於世界。為甚麼可以做出火箭而做不到戰鬥機呢?

理由很複雜,但劇中就有一點提示,當要將核彈頭放進飛彈時,錢學森語重深長地做政治工作,他就是說願意完全拿出飛彈的技術資料,以交換核彈的設計資料,這樣才有整合的可能性。

很多人都以為中國在強勢領導下是個大一統的國家,錯!由於沒有制度的規範,中國不論在任何領域,山頭主義都很嚴重。每個派系都會保留自己的研究成果,豈能讓其他派系染指。錢學森是個了不起的科學家,他完全明白協同的重要性,但這對其個人來說是冒死的一著,拿了研究成果出來,毛澤東就可能會覺得他再無保留價值了!畢竟,毛澤東是極之痛恨科學和科學家的。

有人會反駁我,說這些研究成果都不是白紙黑字的寫了下來,是國家而非個人資產嗎?對,科學就是要講求精準,理論上祗要有記錄和技術資料,就可以了,人並不重要。但這祗是理論,實際上,記錄和技術資料是寫給‘行家’看的!技術轉移絕不單是資料這麼簡單。

當然還有其他原因,下文再續。

註:美國戰後也有一大錯誤,就是麥卡鍚主義的出現,但事實證明這是一個大錯誤,為這,美國流失了大量人材。諷刺的是錢學森回國的最大‘功臣’正是麥卡鍚主義。這又說明了,政治掛帥祗會窒礙而絕不是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國家命運》(一)

剛剛以快速跳動的方法看完了這29集的舊電視劇。

這劇真是看得我很激動,有幾次我差不多掉下淚來,中國人究竟受了甚麼詛咒,要受這麼多無謂的苦!

故事是說中國的’兩彈一星’計劃,當然是政治宣傳多於一切,但也道出了不少資料。當然,不少劇情都不是事實的全部!例如,劇中所說所謂’三年天災’,這當然和事實相差甚遠,這三年是絕對的人禍!

可以討論的地方實在很多,今次我就祗選一點來說說。這就是為新中國做實事的人的下場。

新中國成立之初,就吸引了不少人才回國建設,他們放棄了國外的物質生活,以及學術地位,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可是當他們回國之後,有受到重用嗎?可以專心研究嗎?答案是絕對否定的!毛澤東痛恨知識份子,更加痛恨科學家,科學家回國後,一直都得不到重用,生活條件惡劣非常,但更重要的是要一次又一次的被批鬥,就算是這個政治宣傳劇,不論如何低調,都不能不說大量頂級科學都被批鬥,更不乏生命不保的!

中國的科學,就這樣被重創了。等等!?中國不是如期實現了’兩彈一星’的偉大科學任務,為中國科學奠下了優良的基礎嗎?錯,錯得很厲害,日後我會再分析這點。

不要說這些頂級科學家,劇中也生硬地描述了一些小人物,講他們的無私貢獻,例如,有一位技術人員,總是搶在人前去安裝雷管,以及清除啞彈,這些都是極度危險的工作。特別是他們沒有適當的防護設備。舉個例子,他們沒有退靜電的裝置,人身上的靜電是很容易觸發雷管的。劇中的他就是脱了鞋,用赤腳著地便是唯一的退靜電措施,但這實在是極為原始和危險的!

在美國軍方,當遇上一些危險或非常規的任務,他們便會招集’志願者’,例如,二次大戰時,美軍要轟炸東京,由於種種條件限制,在某程度是自殺式任務,所有參與任務的都清楚這一點。但是,若可以死裏逃生,回國後就不單是英雄,而且會受重用和升級。就以這次突擊為例,大部份能回國的人員都由羅斯福總統親手掛上頒章,大部份都升級,其隊長更升為少將!

但這位不怕死地立下一次又一次大功的技術人員下場又如何呢?結果就是要與心誼的女孩兩地相隔,被派到大沙漠上繼續最艱苦的工作,最後還累死於沙漠!

幾年前,我曾在這裏說過一套電視劇《天道》,女主角是位有學識,有能力的女公安,後來她因公殉職,沒有得到甚麼表揚。不要說美國,就以香港來說,任何公務人員因公殉職,都會有莊嚴的官式喪禮,下葬浩園,遺屬亦可得到相當的補償。

可是,一個沒有背境的公安殉職,國家又如何看待呢?

要知道在中國,升遷講的不是工作表現而是政治!何謂政治?講清楚一點,就是背境和關係,若沒有背境,那怕你有多大的工作能力,冒死為國家作了多大的貢獻,你仍是個一文不值的群眾!實幹的人永遠都是在底層!生當然要在底層,死也要死在底層!

待續。